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当霾入侵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当霾入侵园区
 

2015年12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宁经编将“绿色” 做成园区招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玲玲

 

“在人们的印象中,包括经编产业在内的纺织行业往往伴随着高污染、高废水,被认为是夕阳产业。”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魏国锋表示,为了将“夕阳产业”转变成“朝阳产业”,他们每年都会引进大批的环保设备制造企业走进海宁,并促使经编企业退低进高、转型升级。

魏国锋没有体会京津地区本轮的雾霾侵袭。但是,他认为工业园区在生态环保上有着共同的责任,他们的目标是,把海宁经编区打造成绿色的生态园区。

提起经编产业,可能会有人不很熟悉。但是你身上穿的衣服,家里的窗帘毛毯,甚至是汽车的装饰布与其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我国的经编产业名城,海宁的经编产业园区拥有入园企业597家,年产值292亿元,每天有1300吨的经编产品在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生产,并远销132个国家,经编产品产量约占全国行业总量的20%。

经编产业是海宁的富民产业,是海宁的特色产业,同时也是环保重点关注行业。

原料提取与染整等生产工艺一向被认为是纺织行业污染的“重灾区”。业内人士指出,在纺织生产过程中,染整废水占80%以上,化纤生产废水约占12%,另外8%是其它纺织废水。

海宁八方布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牛仔布的实体企业,年产能为2500万米。据公司综合部总经理卢伟国介绍,此前企业每年排入污水管网的污水达到60多万吨,主要是通过生化+物化处理工艺处理污水。2009年,八方布业上马了一整套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由此,企业染整过程中产生的染色废水和碱洗废水在经过污水一系列处理后,可以把像墨水一样的印染废水处理达到像矿泉水同样清亮透明的水质。

“按照企业每天1500吨污水的排放量,其中约1000吨能够经过中水循环系统处理后循环利用,另外500吨则经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卢伟国介绍,一年算下来,企业排入污水管网的量能减少一半以上,基本每年控制在30万吨左右。

八方布业的治污措施只是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的一个缩影。为了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日前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将13家印染企业集中到新规划的染整产业园内。

“目前,已有7家印染企业确认了各自的新地块。”据魏国锋介绍,集中后的染整企业将实现集中供热、集中处理废水、废气,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连片作业,还有利于工业废水的集中有效处理。据魏国锋介绍,在废水处理上,园区引进了新加坡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联合水务,预计中水回用率将达到50%以上。

除此之外,海宁经编产业园区还率先启动了“空气清洁行动”,开展印染和化工行业整治提升、贴合复合等后整理企业废气治理和工业企业煤改气试点,全面实现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和清洁生产;并持续开展“五水共治”,实现工业企业截污纳管全覆盖,基本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断面水质同比提升28.12%。

在新常态下,纺织行业也将从中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在这种倒逼之下,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概莫能外。

   荣盛控股集团副总裁寿柏春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生产装备改朝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转型升级成为行业主流。新的装备意味着新的技术的应用,意味着能耗更低,对环境的友善度更高,但是也意味着投入。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走访荣盛集团旗下的化纤工厂时发现,偌大的车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工人。据工人人员介绍,这是智能化的工作车间,引用了自动化的机器人。
  “我们公司每年都会在技术装备上投入较大比重,主要的生产设备均自国外引进,聚酯、纺丝、加弹等生产设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现在都在提倡中国智造2025,其实早在2010年,我们就把自动化生产作为公司的一项发展战略,光是自动化的投资一项就有1.5亿元左右,很多人不是特别理解,因为从成本上考虑,是不合算的,但是从节能环保以及投入产出比等长期效益上来说,是值得的。”寿柏春说。

 

海宁市市长戴锋指出,海宁经编产业发展壮大来之不易,下一步必须全力以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注重科技和服务的支撑。

为此,海宁经编产业园成立了全国首个经编专业性研究机构——中纺经编研究院,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公益性、战略性、基础性“三合一”的科技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走差异化、高端化路线。

魏国锋介绍,目前编制园区按照要素市场化改革要求,淘汰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以及一批不具有能源资源利用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相对落后产能,使得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达到98.88%。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