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人文生活
 

2015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重心西迁

八年抗战:被毁坏的中国经济之五

来源:中国企业报  

工业重心西迁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在日本侵略者的疯狂烧杀中,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被攻破。

在南京的10年间,蒋介石曾特别注重武装力量的现代化。但直到1935年,为了发展重工业才成立了国家资源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36年开始一项发展工业的五年计划,总投资为27120万元,从1936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建立冶金、燃料、机械、电器、化工等30余家工厂,使国防必需的战略物资基本做到自给。

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五年计划实际上只执行了三年,从1936年7月到1939年3月,国库只投资了2820万元,原计划的30余个工厂,实际动工的有21个,真正完成的只有3个。这些工厂由于在战争期间不断内迁,也没有发挥其战略作用。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于1937年9月终于形成,国民政府的领导结构全部更新。国民政府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立即把关键性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内地。军事工业,特别是南京、武汉、广东和山西的兵工厂,构成了1937年8月开始的重要工业内迁的主体。这些企业大多是国民党五年计划的产物。

一些著名的私营企业家也将工厂迁离日本人的行军路线———1937年8月10日,政府开始拨款给国家资源委员会,以帮助私人企业转移出上海。146家企业以及15000吨的设备,随同2500名工人,从上海转移至武汉。

对于上海,这座以“金融中心”而闻名的城市,失去了这个产业基础,它的金融企业面临的是灭顶之灾。事后所统计的,在上海失陷之后,著名的山西银行商人队伍几乎全部覆灭。

而当时的武汉,更大的转移正在筹划。它于1938年10月16日陷落。从武汉转移出来的企业最终的目的地是重庆,到1939年,共有623家私营工厂被搬迁,其中的3/4最后恢复生产。武汉的两家大型钢铁厂,包括汉阳钢厂,是这次转运的主要部分。同时转移的还有42000名技术工人,其中12000人获得政府财政的资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