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人文生活
 

2015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穆藕初:衣被天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晋珀郭婕薛怡然

穆藕初:衣被天下

“合而言之,政治清明,实业发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便是我个人梦想中的未来中国。”这是抗战时期著名企业家穆藕初在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梦想”的专栏里所说的话。

穆藕初,名湘玥,生于上海浦东。他不仅是一位民族工业家、民族教育家、文化活动家,更是一位爱国实业家和抗战革命家。

新兴商派

穆藕初一直认为农业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础。1914穆藕初学成归国后与兄长合办了一家纺纱厂,取名“上海德大纱厂”,并以现代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体制)为依据,开始在德大纱厂进行实践。当时的中国企业还不知道报表是什么,穆藕初的德大纱厂已经建立了严格的报表统计。

在管理上,他以工程师、技术员代替传统的工头制;在生产上,他还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美式纺织机。在穆藕初的管理下,德大纱厂在1916年北京赛会同类产品评比中名列第一。穆藕初依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继德大之后又集资创建了厚生、豫丰大型纺织厂,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纺织工业企业家。被上海人誉为“棉纺大王”。同时穆藕初还创办了中华劝工银行,并经营着颇具规模的棉种试验场。

穆藕初这一初吃螃蟹的成功,为中国近代企业科学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奠基人。毛泽东曾称其为“新兴商派”的代表。

为抗战殚思竭虑

穆藕初不仅仅是商人,而且一贯关心政治,热爱国家。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寇在上海发动突然袭击,震惊世界的“一·二八”抗战由此爆发。穆藕初在第一时间即义愤填膺投入抗战,与史量才、杜月笙、黄炎培等四人为代表,成立“上海地方维持会”,穆藕初出任该会交通委员会主席,并前往当时驻守在上海的第十九路军进行慰问和物资捐助。穆藕初在慰问十九路军时曾对蔡廷锴军长说:作为中华之儿女,反抗侵略者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虽没有上战场与敌人真刀真枪的对抗,但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前线的抗战提供军需物资。随后他还以个人名义捐献财物,并购买大量的医药和抗战设备送往前线。

1933年初长城抗战爆发后,穆藕初不顾北国隆冬的刺骨寒风,与朱庆澜、杜重远等人以社会贤达身份参与劳军。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后,穆藕初任市救济委员会给养组主任,筹供难民给养。1938年,他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农产品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管国民党统治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随着日本侵略者嚣张跋扈的气焰不断嚣张,上海许多爱国企业家都受到他们的威胁、逼迫甚至杀害。穆藕初作为上海有名的“棉纺大王”同样成为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但穆藕初毫不胆怯。

由于1924年的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穆藕初的三家纺织厂相继陷入了困境。再加上侵略者蓄意从中破坏,最终导致德大被收购,厚生因发生股东争吵而清盘,郑州豫丰被迫抵押给美国洋行……面对着这一连串的突变,穆藕初陷入了人生的困境,但是在他的思想里,对抗外来侵略仍然是第一位。

为了改善后方棉布极缺的情况,穆藕初发明了“七七棉纺机”。由于该机每台仅需1人操作,生产效率超过旧式手摇纺机数倍,“七七纺织机”之名寓意在于勿让国人忘记“七七事变”的国耻。该纺机试制成功以后,内地广大农民十分欢迎七七纺机。棉纱事业心之所归

1941年初,穆藕初出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本局总经理,主管国民党统治区棉花纱布统制政策的实施。他采取“以花换纱、以纱换布”的办法,既解决了棉农的生活困难,又增加了市场的纱布供应量,从而打击了中间商人,促进了棉花生产和销售。

除了调节花、纱、布的供、产、销关系外,穆藕初还领导农本局对棉花和棉纱的生产技术作了改进。他在汉中、宝鸡等棉产区设立机器打包机,组织车船运输队,成立车船运输队站和修理厂;在川东北的三合、乐至等棉产区设立手纺办事处,推广手纺技术,并以棉布回收棉纱,再把土纱运到纱厂,与机纱搭配织成棉布,既满足了市场对棉布的需要,又开辟了农村手工业和副业,增加了农民的谋生之路。

他还热心资助教育事业,推荐一批年轻学子去美国留学,条件只有一个:学成后报效祖国。

1943年9月19日,穆藕初因癌症病逝于重庆张家花园寓所,享年68岁。他死前留下遗言:“我一生从事棉纺织事业,棉纱事业为我心之所归。我死之后只需为我穿土棉织之物,不需丝绸之物,不宜厚葬。”重庆《新华日报》还专门发了短评,称“这是我国民族工业的一个损失”。正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中国共产党元老董必武送挽联,上联是:“才是万人英,在抗战困难中,多所发明,自出机杼;”下联是“功宜百代祀,于举世混浊中,独留清白,堪作楷模。”横披:“衣被天下”。(作者单位:北京国力基柱企业文化交流中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