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中国企业·新机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中国企业·新机遇
 

2015年2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按经济规律办事推动企业形成新优势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来源:中国企业报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按经济规律办事推动企业形成新优势

现在,大家都在说新常态。何为“新常态”?简单地说,新常态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

中国前几年经济的增长是超高速的增长,这种超高速增长并不符合经济规律。所谓新常态,就是要在把经济增速,拉回到服务经济规律的速度上来。对此,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中高速增长即可。即使经济增速定在7%左右,在全球来看,也是位于增速前列。事实上,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一段时间高,但是不可能长期这么高,因为这种超高速的经济增长,给经济带来的害处很大。大体上有五个不利,第一是资源过度消耗;第二是生态环境破坏;第三是低效;第四是有些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第五是错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都抓紧时机来技术创新,以便给经济找出一条新的途径。中国也应该如此,若此时中国为了追求超高速的增长忽略了这一点,错过了这个机会,将会是重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新常态要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主要有三个表现:其一,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即不会出现产能过剩和浪费资源的现象。其二,由技术创新驱动而非数量型的扩张。最后,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经济增长的目的在于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断有预测指出,2015年企业生存更为艰难,《中国企业报》记者问我是否认同,企业该如何渡过难关?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充分认识。从国际环境来看,西方经济仍处于恢复通道期,国际环境依旧不乐观。而国内处于结构调整阶段,部分产业要压缩,并把创新驱动放在第一位。面对国内外的环境,企业也将面临诸多困难,而这种压力不会比2014年更小。但关键是要有信心。我们要对改革充满信心。目前破解难题,都要通过改革来实现,错过改革时机后果十分严重。

那么,信心从何处来?我们有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而这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源自何处?我认为在民间。老百姓的愿望就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企业要从此处获得鼓舞。对于企业而言,要有三个观念的转变。第一,过去总以为扩大规模,进行数量扩张就是好的,现在来看绝非如此。第二,企业要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方向。盲目投资是不可取的,要进行有效投资。明确企业规划,并根据消费走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第三,在进出口方面,既要重视出口,更要增加进口。少买进口商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当时我们缺少外汇。而今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新常态下,各国都希望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从而达到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平衡。

对于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第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随着证券市场中,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三板的陆续推出,给无论大小企业,都提供了融资场所。这样的话,企业要注重自身质量的提高,比如财务报表不能掺水,企业透明化,而这也是未来注册制改革需要强化的内容。其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需要解决生存问题,初期的话,减税比贷款更有效。只有生存下来,才有立场谈发展。第三,小微金融需要进一步发力,包括民营银行的建立等。2015年,加快上述改革的步伐,企业信心将会逐步增强。

在谈到改革和调整时,民企和国企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调整各有侧重。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有三个层面需要调整。首先是管理体制上的转型:家族制、家长制管理体制已经过时,应该采取经理人制度。血缘关系不一定等同于接班的关系,儿子可以有股权,但如果他的才能不足,就不能成为公司将来的总带队,亟待建立产权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而这更符合现在企业的需要。第二,进行改革,我在江西上饶考察的时候就看到,有几个民企通过职工持股制度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民企高层实行股权激励制度,而这也是民企自身灵活性才能得以实现的。第三,在产权得到保护、产权清晰的基础上,民企要重视发展方式的转型,进行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关注市场变化,研究市场动向,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产品才能有好的销路。其中,诚信为本更是题中要义。

对于国企而言,第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产品市场体量有多大要有清晰的定位,产品的生产计划是否符合实际。第二就是走混合所有制的道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把资本盘活,目前来看,几万亿国有资本不能灵活运用,国企生产效率并没有提高,我认为应该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最后,厉以宁说:“希望中国企业发展论坛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能够作为一个示范,让所有的民营、国营企业都能够在新的创新道路上借鉴。”

(本报记者王莹采访整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