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新三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新三板
 

2015年1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扩容一周年
新三板距离纳斯达克到底有多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扩容一周年新三板距离纳斯达克到底有多远?

扩容至全国、交易结算系统上线等大事件使得新三板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也引发了业内专家对新三板距离纳斯达克有多远的猜想。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分别采访了太平洋证券副总裁程晓明、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等业内专家。

《中国企业报》:扩容一周年新三板市场飞跃发展,请概括下新三板市场现状以及新三板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程晓明:新三板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每年的上市家数,今年达到了1000多家,这个数量虽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但比起主板的速度已经快了很多。第二就是制度建设,核心就是交易制度建设,目前制约三板交易活跃就剩一个因素了,个人门槛500万太高,建议逐步降低。如果现在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退市制度还不够严密,建议将来以股票价格和交易量作为退市的标准。

新三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这也是我国企业上市最大的问题,每年上市企业过少,新三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就是市场化,新三板在市场建设这一点比主板和创业板已经好很多了。

董登新:美国的纳斯达克已经场内化,纳斯达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创业板。严格来说,新三板相当于美国的OTCBB。

李大霄:新三板规模目前在迅速的扩大之中,成交量稍有不足,没有实现定价功能。新三板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主板的有效补充,相当于柜台交易系统的地位,与主板形成有机联系,满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中国企业报》:纳斯达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市场?在美国资本市场占有怎样的地位?

程晓明:纳斯达克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地位涉及场内和场外市场的区别,场内本质是投资人直接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自主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定价,因为场内市场的本质是投资人看得懂的企业。所谓的场外市场,不管是美国的纳斯达克还是我们的新三板,定位于那些一般投资人看不懂的上市公司,就是让投资人直接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对股票进行估值很难,所以我们采取了特殊的制度就是做市商,通过双向报价直接告诉普通投资人这个公司值多少钱。

《中国企业报》:纳斯达克和新三板有哪些相同之处?

程晓明:纳斯达克和新三板的共同特点都是为看不懂的企业服务,包括科技创新、中小微,解决的方案就是做市商。

董登新:纳斯达克和新三板相同的地方,不是集中竞价交易,而是做市商制度,未来新三板将会是以做市商为主体的交易制度。此外,备案制和包容性也是两者相同之处。

李大霄:纳斯达克和新三板的相同之处是上市比较灵活,宽进和做市商制度相同。

《中国企业报》:新三板真正应该向纳斯达克学习的是什么?差距又是什么?

程晓明:应该学习的比如做市商制度。至于差距,就是加强退市制度建设,加大退市力度,用股票价格和交易量作为退市的标准。

董登新:目前我国新三板已经做得不错,下一步主要是进入新三板的群体如机构投资者、VC/PE规模要扩大。另外,新三板的转板机制还有待完善。

李大霄:新三板要向纳斯达克学习交易的便利度、覆盖面和投资人制度。

《中国企业报》:纳斯达克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未来新三板是否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程晓明:纳斯达克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对柜台交易的认识,问题在于人家市场机制比我们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用市场化的方式,我们的问题在于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更多是行政机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比美国要低,当然新三板已经做得很好了。

董登新:纳斯达克最大的成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其国际开放性,二是非常成熟的做市商制度,这都是新三板可以借鉴的。

李大霄:新三板未来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障碍,流通量的问题、转板的问题,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企业报》:有人说纳斯达克用35年的时间走完了纽交所200多年的路,请预测一下新三板用多久能走完A股市场的路?

程晓明:纳斯达克用了35年在市值和交易规模等各方面赶上了纽交所,新三板肯定也会有这一天,我预测,算上今年新三板市值5年超过深交所,8年超过上交所,10—12年超过深交所和上交所的总和。

董登新:如果单从数量上看,今年新三板就可以超越场内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将来扩容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