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投资国政局动荡关键在于有效预防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时飞
应对投资国政局动荡关键在于有效预防
伊拉克重燃战火,动荡的政局为中国在当地经营的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事实上,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每逢投资所在国出现政局动荡,哪怕是轻微的动荡,中国企业在当地的经营都会遭逢不利影响。
在中国国力日强、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中国境外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日益深入和拓宽的大语境中,怎样保障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领域的经营安全,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尤其是,考虑到中国企业应对外国政局动荡风险的能力建设尚付阙如,中国的本国企业境外经营安全保护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在这一语境中讨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以有效应对投资经营所在国的政局动荡就显得极为迫切和现实。
如果投资所在国出现政局动荡,中国企业轻则正常经营可能无法维系,营业收益势必受到影响,重则可能使自身陷入投资打水漂、血本无归的境地。这种困境很大程度上固然可以归因于动荡政局中所天然存在的法外无序无法律这样一种无法避免的法律困境和制度困局。而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企业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企业在投资所在国所从事的经营领域都具有高回报率,这类经营意味着,中国企业需要重构整个盈利分配系统,并充分有效吸纳当地民众的参与。如果对其所投资领域所可能固有的经营风险和社会政治风险不敏,对各国各种利益机制和矛盾不察,就有可能在无意中将所在国的国内矛盾转移到自己身上。和平时期固然没有太多问题,但一旦出现动荡,往往会成为当地民众宣泄愤怒、不满的牺牲品,成为当地秩序失序、混沌的不幸脚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从长远计,从确保自身经营风险的最小化,那么,深切地了解各该国的具体政治、经济、社会安排,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投资风险评估,拟定有效的风险应对预案,而不能只是关注可能的经济效益回报,对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经营安全问题置之不理。
企业的风险评估只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机会和盈利风险并存不悖;不仅如此,作为经营实体,要求企业对各种短期长期风险进行事无巨细的评估,也并不现实,更重要的是,企业未必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各该国是否存在诱发政治动荡的重大隐患。这实际上就意味着,除了企业在风险评估领域做出充分、精细、准确、审慎的评估之外,还需要有其他的相应保障机制,用以确保中国企业在投资所在国出现政局动荡的时候能够全身而退。
军事保障在所有保障体系中是最为重要的。不止一次地,中资企业的员工只能手持冷兵器和装备枪支的当地暴徒对峙,其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因此,如果中资企业在所在国,在不违反该国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怎样强化中资企业的自身安全保障,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尤其是鉴于我国的主要投资领域多集中在全球经济格局的第三极:非洲、中东地区,那么,军事保障力量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企业安保系统配置适当的武器,进行必要的军事保护训练,在动荡时期出现针对企业经营和安全的骚扰甚至是武力进犯的时候,企业可进行自我保卫,这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进行落地实践的一个重要安排。
在内置秩序井然、制度运行良好、社会政治矛盾并不凸显的国家进行投资经营,固然不需要考虑经营安全方面的风险,国家似乎也不需要在这些层面进行安全保障方面的制度安排和风险预案措施。但如果是在一个内部矛盾胶着、政治前景充满不确定变数的国家进行风险经营,我国政府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关风险预警和失序控制机制,为中资企业提供有效的经营安全保障,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军事保护保障,把好中资企业经营安全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我国政府对我国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经营所担负的最为重要的义务。一言以蔽之,境外经营如同火中取栗,关键在于怎样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