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中国残疾人就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中国残疾人就业报道
 

2014年4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残疾人就业
社会化新机制带来新局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少华

上海残疾人就业社会化新机制带来新局面

市残联王爱芬理事长视察欧尚超市残疾人就业工作

近年来,上海市在残疾人就业培训保障等方面开展社会化运行探索实践,积极应对残疾人服务需求和权利意识的迅速增长,提高助残服务效果,促进了残疾人工作职能转变和方式创新。

浦东新区、嘉定区、杨浦区、闸北区等区县逐步开始进行本区域内残疾人工作社会化运行的试点尝试,内容既涵盖纯服务性项目,又包括支持性评估性项目,通过社会化运行有效提高了残联组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支持培育了一批助残服务组织,体现了助残工作项目化管理的优势,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细致的服务。

浦东新区规划全景式蓝图,推进残疾人社会化工作纵深发展

浦东新区从2008年开始就进行残疾人工作社会化模式的探索,五年来,通过不断扩大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积极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开展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截至2013年,已成功委托23家社会组织在残疾人就业、培训、日间照料服务等领域实施社会化运行项目32个。比如:引入“我和你”助残服务社对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进行管理,通过专业人员对本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就业培训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通过职业指导和培训推荐残疾人尽快实现社会就业。随着社会化工作的纵深发展,浦东新区残疾人社会化工作的重点从纯粹的购买服务转向对社会组织专业化能力的培育上。

嘉定区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助残服务项目社会化新模式

嘉定区从2010年开始进行残疾人工作社会化运行的探索,通过三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实施、项目独立运作、专家全程指导、第三方机构评估”助残服务项目社会化运行模式,建立了全市首个“上海市助残社会化实验基地”,探索制订了《嘉定区助残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实施意见》、《嘉定区助残公益服务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助残社会化运作机制,实现了残联组织社会服务管理的创新。2010年至今,嘉定区先后推出“阳光工坊”、“阳光就业”、“我帮你”阳光牵手行动等30个助残公益服务项目,培育发展了42个助残社会组织。比如:“阳光工坊”助残服务项目,工坊采取集中加分散的培训模式,通过对嘉定区非遗物质文化竹刻和黄草编织的培训,实行原材料供应到设计、包装、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让残疾人的技能培训与传承非遗实现有机结合。项目从2011年4月启动以来,累计培训工坊学员147人,其中机构辐射模式培训学员80人,已可独立完成作品的有78人;“阳光就业”服务项目,通过专业职介机构构建社会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组织网络体系,开展职业指导,提高残疾人的求职能力,帮助残疾人实现分散就业,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帮助残疾人稳定工作岗位,通过“阳光就业”项目已让6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上岗。

杨浦区通过社会化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助残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能力

2012年开始,杨浦区对本区12个街道(镇)“阳光之家”、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进行学员现状、服务需求、管理运作等方面的调研,推出了“二阳机构就业社会化项目运作”,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加强二阳机构载体建设、深化服务内涵、提升工作水平。通过社会组织开发适合基层助残服务机构的残疾人培训课程,比如开设小组活动、手工制作、编织、陶艺、心理辅导等课程,每年组织开展培训活动300余次,使千余名残疾人受益;根据残疾人的特点进行简单劳动项目的开发,比如开发“铁艺制作”项目,仅在一个街道就已培训制作完成近500件铁艺摩托车、自行车、萨克斯模型,基本实现了残疾人作品制作、义卖一条龙的运营模式;通过社会化运行模式,为全区“阳光之家”智障人士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融合活动,比如与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共绘美好”主题绘画活动、举办“拥抱春天,热爱生活”融合之旅等活动。同时,通过社会化管理健全了助残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由社会组织建立“阳光使者”志愿者之家,建立了志愿者管理制度和一人一档,利用区里的高校资源组建5支高校志愿者团队,开展志愿者巡回主题活动。

闸北区通过社会化服务项目,加大困难残疾人帮扶力度

2013年,闸北区推出“和谐阳光”困难残疾人帮扶项目,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区内特困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提供及时有效的帮扶措施,仅半年时间就帮扶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102户。通过每月一排查,全面掌握困难残疾人的基本信息,为开展积极有效的主动帮扶打下基础;通过“量体裁衣”式的帮扶方法,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困难程度,通过全面的调查核准、评估分析,开展“一人一方案”的综合帮扶服务,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政策咨询、资金援助、精神慰藉等服务,比如通过社会组织调查了解到某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出现困难后,根据有关政策及时提供了助学帮扶,该家庭得到帮助后,主动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市的残疾人就业工作。由市区两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基层残疾人就业指导员组成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覆盖全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近500人。全市就业残疾人共9.5万,其中,集中就业3万人,分散按比例就业4.5万人,非正规就业1万人,其他就业0.4万人,务农就业0.6万人,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与全市社会平均水平相接近。建立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169个,援助残疾人4450人,714人通过职业康复实现市场化就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