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9家央企领跑迎文化产业增长新周期

来源:中国企业报  

9家央企领跑迎文化产业增长新周期

(上接G01版)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中看到,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12月5日,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13: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根据蓝皮书提供的数据,2012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365.89亿元,同比增长29.63%,高于重庆市GDP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占GDP比重提升至3.2%。

可重庆并未是个案,近几年来,云南省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2010年为440亿元,2011年为530亿元,去年达到635亿元,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均在6%以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的新兴支柱产业。

可见,“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战略提前成为事实。

寻求海外发展

不是应景行为

事实上,除了精心耕种国内市场促文化消费外,在“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战略号召下,文化央企也大举进军国外市场。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2月15日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中,“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

然而,在新一轮战略驱动下,中国的央企能否托起“文化强国”的举国梦想呢?答案是肯定的。

文化的实体消费一直在为文化生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动力。中国保利集团董事长徐念沙表示,保利集团将积极向山西大剧院输送国内外不同种类的优秀剧目,繁荣山西文化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依托保利院线、市场优势,推动山西《一把酸枣》《立秋》等优秀剧目和文化成果走出山西,走向世界。

如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驶入了加速快车道,此时此刻,中国的文化企业及时做出应景行为,做出品牌,寻求海外发展之路。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海外总监林军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文化企业要想走出去,需要靠品牌和综合实力。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对于国外来说,就非常具有吸引力,由于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虽然国外的接受程度与中国自己的审美还是有差距,但是中国现在都西化了,对于以后更多的文化企业走出去,需要注意的是国外更愿意看最纯正的文化,要中西结合,了解国外观众的心理。”

同时,林军还表示,“文化企业走出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也需要大量的媒体宣传。”

“文化虽然没有国界,但是文化是需要人去理解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演出公司总经理哈日巴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对外文化公司需要政策扶持和费用支持,关于商业演出,要确保在国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走出去’。”

中国文化产业新的增长周期正在到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