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语境下的企业实践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艳蕊
土地流转语境下的企业实践
“85后”还会有人选择种地吗?《中国企业报》记者分别在浙江宁海、山东临沂、河南济源就此问题对部分村镇干部、农民进行了采访。得到的答复是:目前,在农田耕种的都是父辈,“85后”基本没有会耕种的。
作为农业大国,二十年后谁来种田?“集中式耕种、企业化运作,这是必然趋势。”北京人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华夏商学院院长常滞非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介绍,目前,已有很多企业看好土地流转语境下的农业产业,正在悄然投资布局。
农业产业化的投资机遇
有观点认为,考虑到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作物产量增长放缓,人类会出现一场“长期且带有政治风险的粮食危机”。
世华财富集团总裁肖玉杰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引进金融投资者将是一个趋势。他认为,一直以来,银行资金是倒流向城市的,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其中存在着巨大的融资缺口。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在政策框架下悄然投资农业产业,同时对土地流转模式的顶层设计充满期待。
“我们在河南的一个村子拿下了3000亩地,作为中草药的种植基地,签了50年的经营合同。”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企业总裁向记者透露,他们的操作模式是与农民、村委会三方共同签署土地租赁合同。之所以签50年期限,是因为土地投资是一项回报期相对长的项目,若租赁期限少,无法对投资土地进行修整、修复。同时,这样一次性付清土地租金,会对农民有很大吸引力,避免了价格浮动的风险。“我们再反过来雇用农民种植,这样,农民还是种自家的土地,但每天还能另外拿到工资。”
记者了解到,这种农田租赁集中投资模式已经悄然在很多地区试点。
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兴隆店镇,记者见到了另一种类似租赁模式:一位近60岁的刘姓农民告诉记者,他们家的地全部被蔬菜种植企业租赁,每年给他们1万元租赁费,而他平时外出打工,妻子到菜地里工作,按天挣工资。
“孩子都考出去了,家里地也不多,本来也没人种。”刘老汉笑着对记者说。
“事实上,10月1日实施的《温州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十二类产权,可在依法、自愿、有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交易,这应该是土地流转改革尺度较大的方案。”一位政策研究人员对记者说。
企业盼望政策持久
四川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射洪侏罗纪公司项目则实践了另一种土地流转模式:由政府出面,先从农民手里将土地集中,再引进投资商进行围绕农业项目的商业开发。
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开发基金会一位王姓处长介绍,作为四川两大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射洪侏罗纪公园片区新城镇建设项目经过多次考察、各方论证,最后与开发商确定了选址射洪,在完成了征地后,才让项目落地。
据负责此项目策划的肖玉杰介绍,项目引进了现代城市生态农庄理念,依托侏罗纪公园这个旅游新景观,打造一个面积30平方公里的“农居游一体化的现代生态景观农业新城镇”,探索一条中国三农建设事业和新型城镇化结合的道路。
“但是,这种项目需要综合开发。”肖玉杰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公园选址在荒山,农民当然愿意出让,以后的生态农庄土地租赁,还希望有一个明确的政策保护,我们不希望是短期行为,同时也希望给农民、当地政府带来真正的效益。此次投资首期就要10亿美元,虽说项目投资方美国美川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林国是川籍华商,对家乡有感情,但毕竟投资回报也是我们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