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关注气候中国峰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关注气候中国峰会
 

2013年8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来源:中国企业报  

我们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上接第一版)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一个新兴经济体,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能源禀赋状况较差,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使得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和迫切。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和责任。广大企业要认真按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要求,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努力。

一是要深刻认识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心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人类活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相适应。在这一进程中,企业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起着关键性作用。企业提高能效,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可以直接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碳排放;开发、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能够有力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建立。这些都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要敢于担当,采取更加自觉和主动的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发挥作用。

二是要切实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以全球视野,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重要内涵和主要抓手,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规划;需要关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分析国际国内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技术国际公约、标准和政策,使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方向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减少未来因气候变化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绿色创新是新的全球性需求,企业应当抓住机遇,促进向低碳发展转型,建立低碳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三是要大力开发和采用低碳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完成这一目标,企业必须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开发能够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和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新低碳技术,并广泛运用这些技术。特别是能源、运输、冶金等碳排放密集行业的企业,更要大力采用低碳技术。运用新的低碳技术,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企业生产体系。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应当通过制定标准等,带动供应链及行业内企业提高低碳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供应链和行业共同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四是要努力推进企业结构调整。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石油加工等行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这些行业的企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向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发展方式转变。认真研究分析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消费发展带来的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市场,积极开发和发展低碳产品和业务。围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积极研发环保技术与装备,提供环保服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6月20日,我国深圳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企业推进结构调整和减排行动中,也应当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五是要勇于承担低碳发展社会责任。减少碳排放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勇于向社会做出承诺,并自愿接受社会对企业低碳发展情况的监督。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思路,不但要认真完成政府部门要求的节能减排任务,而且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主动实施针对气候变化的节能减排措施。积极响应和落实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要求,积极支持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参与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同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中国企联和行业协会作为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是推动企业和行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多年来,中国企联一直十分重视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工作。中国企联在2011和2012年,连续对中国企业节能减排现状进行评估并发布权威调研报告;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为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积极推进能源和气候变化项目,制定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水泥、航运等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的标准;努力推动中国企业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增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交流,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广大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和影响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文是7月30日作者在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