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七月行动实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七月行动实业
 

2013年7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金融
发力中小企业融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互联网金融发力中小企业融资

近日,来自多个部委的消息称,央行正在牵头有关部委联合研究如何盘活资金存量,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而在让资金回流实体经济这个系统工程中,扶植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将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互联网金融一出生就与中小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P2P网贷平台拍拍贷CEO张俊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紧盯中小企业

“银行需要抵押,手续很复杂,我们这种小公司根本拿不到钱。”一家电器经销商的老板王先生告诉记者,“但公司在阿里贷却轻轻松松地拿到了30万元贷款,仅仅凭借公司在阿里巴巴上多年来的信用记录。”

王先生的公司是中国约4000万中小企业的代表,他们的销售额和就业人数占比一度高达90%,却因为不能像国有企业那样提供土地抵押和稳定的经营收入,只有20%的幸运者能从商业银行那里拿到贷款。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触网”热潮的蔓延,王先生等中小企业主先后与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解下了不解之缘。截至2012年年底,淘宝和天猫店铺总数已达700万家,而位居四大行之首的中国工商银行的企业客户不过才55万。

“电商平台存在众多中小微企业,直接充当了平台金融产品的客户群体,第一家互联网金融阿里小贷正是这样起家的,并且随后得到了另外两电商巨头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的效仿。”互联网金融观察人士、艾瑞分析师王维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最新数据表明,截至今年4月,阿里信贷业务3年累计为22.7万家店铺提供了贷款服务,贷款累计700亿元人民币。

不仅仅是电商起家的小贷公司,一些本来是针对个人与个人的P2P网贷,也开始将主要贷款目标瞄准中小企业。拍拍贷相关人士即透露,该平台超过一半的贷款者为企业法人,投资者也更加倾向于这类比个人贷款更有保障的项目。

至于互联网金融缘何钟情于中小企业?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曾表示,在大额信贷业务集成式金融解决方案方面,需要会计审计、评估及法律顾问等专业团队支持,银行体系仍然拥有互联网金融模式难以企及的优势。

立足于大数据

根据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决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民资参与金融机构重组,其核心是放松民资进入金融行业限制,并且第一次提出鼓励探索设立民营银行。

“民资进入金融行业,传统行业是斗不过商业银行的,互联网企业却有几分胜算。在互联网及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授信方式和业务一再被创新、被颠覆。”一位来自证券行业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大数据,即是互联网平台上客户留下的上网、交易等纪录,反映着客户的运营状况和信用等级。前面提到的王先生之所以不用抵押和担保就可以从阿里贷拿到30万元贷款,就是凭借在阿里的交易纪录及其积累一定的信用等级。

“电商平台拥有商家的营运状态及财务状况拥有详细的数据资料,通过多种权重计算得出的模型为其信用评级,并且给出相应的贷款额度,加上平台拥有自己支付终端服务和较长账期的应付资金作为现金流,贷款融资风险具有很强的可控性。”王维东分析说。

坚持业务创新

“在提到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冲击时,包括银行自身,都认为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造成的。这是不准确的,互联网技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并没有太多变化,互联网金融其实玩儿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业务创新。”一位长期观察互联网金融的银行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以电商信贷平台为例,自电商出现以来,商家就开始在平台上产生交易信息,当时却没有马上诞生基于这些数据的信贷业务。直到阿里小贷以来,通过满足商家融资需求、建立信用评级和授信体系,才最终形成了新的互联网金融。

而其它诸如人人贷、众筹融资等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可以看做一个简单的社交网站,借贷双方可以相互交流借贷需求并达成借贷意向。社交网站的出现已经有10多年历史,而将社交网站与融资联系起来的人人贷、众筹融资,却是最近几年才发展出来的。

王维东认为,与高高在上的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每天都在与中小企业打交道,对互联网特性和企业融资需求具有深刻的认识,加之船小好掉头而且监管限制约束较小,可以迅速通过业务创新推出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

张俊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未来会成为发展趋势,国家监管部门应当对经营范围、业务牌照进行重新认定并加强监管。而在目前监管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企业盲目发展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阴影,加强企业自律正在成为普遍的诉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