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中国盐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中国盐业公司
 

2013年5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盐金坛:用创新思维打造新型盐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秋彤蔡钱英

中盐金坛:用创新思维打造新型盐企

金赛盐厂吨袋仓库

2013年初,由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54吨食用盐,首次出口希腊,成为其积极开拓的又一个新兴市场。而在此之前,中盐金坛所生产的食用盐就早已远销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等2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仅去年一年,经常州口岸出口的金坛食用盐就达74572吨、货值573万美元。

中国盐矿资源丰富,在已探明储量的盐矿中,江苏金坛的盐矿石储量仅为162.42亿吨,总量并不大。但是中盐金坛是中国的新兴盐都,其盐产品生产线也是国内的最高水准。那么,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年轻的制盐企业后来者居上呢?用一个行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创新思维和综合发展的经营模式,让这个年轻的制盐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古老行业中的一支新生代力量。

一体化发展

推动绿色、综合发展之路

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盐业总公司旗下的国有中央二级企业,主要从事岩盐资源的开发及真空盐、一次盐水、电力、热能等领域的生产和销售。金坛盐盆位于金坛市西北部,总面积60.5平方公里,矿储量162.42亿吨,平均氯化钠含量85%,是地质专家认定的我国华东地区综合指标最佳的井矿盐资源,被誉为“苏南第一矿”。

多年来,中盐金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他们打破“靠盐”吃饭的传统囿限,在不断的摸索中,初步建立起了“盐碱一体化、盐电一体化、盐穴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的综合发展之路。特别是在盐穴资源的利用方面,他们抓住机遇,果断实施技术改造,不仅开辟了一条行业发展新思路,也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据中盐金坛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管国兴介绍,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德国、法国等石油进口国就先后利用盐穴建成战略石油储备库,随后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及石油产品的储存。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个盐穴被开发利用,美国已拥有数百座,德国也有近百座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而纵观我国,虽然目前岩盐开采的规模已超过4000万吨/年,且以每年近10%的速度递增,自然形成的腔体积达500万立方米/年。但除了金坛盐穴被用于建成国内第一个储气库外,其余绝大部分盐穴资源还处于空置状态。

据悉,金坛盐盆地下溶腔的综合利用始于2000年。2005年,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第一口资料井金资1井在金坛施工,揭开了我国地下盐穴天然气储气库建设的序幕。2007年,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利用中盐金坛公司原岗龙盐矿的8口老腔经改造后成功注气,并安全运行至今,用事实证明了建设地下盐穴储气库的可行性。截至2012年底,金坛盐矿累计建腔容积达350万m2,共有16口新井参与建腔。从与中石油合作建成亚洲第一座盐穴储气库开始,中盐金坛持续推进盐穴利用步伐,不断开展商用储气库建设、盐穴声呐测量咨询服务、战略石油储备库建设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管国兴表示,当前我国已成为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也迈入了石油进口大国的行列,战略石油储备势在必行。而盐穴无疑是建造战略石油储备库的较佳方案之一。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开发利用盐穴资源的意义都显得举足轻重。其次,从盐行业自身来看,将岩盐资源用到极致,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我们盐行业要转变观念,不应单纯为了采盐而采盐,而应思考循环利用这一宝贵的岩盐资源。只有把盐穴综合利用起来,才能真正解决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安全生产问题等。”他说。

正鉴于此,中盐金坛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对盐穴的综合利用,转变单纯采盐的观念,以学习掌握造腔技术为核心,按照“储油气优先”的原则,规划利用盐穴资源。如今,国际知名的四家企业中盐集团、中石油、中石化、香港中华煤气先后参与金坛盐盆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盐金坛已成为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热点。

此外,在不断开拓综合利用的同时,中盐金坛还围绕“做强做优”,通过对标和引进,加大制盐技术革新和能耗降低。2004年,中盐金坛建成投产了60万吨盐硝联产装置,开启了国内制盐装置大型化、自动化的先河,标志着中国盐行业在引进先进制盐技术上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0年,中盐金坛又成功引进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国内首套热泵制盐装置,创造了国内盐行业两套装置一套人员、增产不增人的生产奇迹,热泵制盐的车间能耗仅70.9千克标煤/吨,远低于国内120千克标煤/吨的平均水平。种种举措,让中盐金坛成为国内制盐企业的领跑者,影响力与日俱增。

科技创新

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在引进世界先进科技的同时,中盐金坛更致力于加强自有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他们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仅组建了矿山开采、卤水净化、多品种盐开发、热电技术、电仪一体化、公用技术等六个专业科研小组,还抽调科技团队年轻骨干力量20多人,组建盐化研究所,以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技术自主创新课题和技术研发。2012年8月,金坛顺利通过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结束了我国盐行业尚无高新技术企业的历史,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型、技术型企业的转变。

2012年11月,中盐金坛两大科技成果———“年产100万吨真空盐项目”及“双膜法液体盐制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横空出世。经过鉴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在内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中盐金坛开发的两项技术(产品)技术可靠、产品质量好、节能效果显著,且双膜法技术液体盐制备(产品)属集成创新产品,实用性强,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国盐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林家骅彼时在鉴定会上也表示,中盐金坛热泵制盐项目的成功投产对中国盐行业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而双膜法液体盐制备技术(产品)更是一次节能环保的创新,为制盐行业及氯碱行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同时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中国轻工业长沙设计院教授级高工林卫也认为,“世界上最先进的Na2SO4型卤水制盐技术和设备在中国,在中盐金坛”。他指出,中盐金坛先进的制盐技术和设备保证了其高质量的产品和低能源的消耗,他们不仅创造性地将世界先进的机械热压缩(热泵)和盐硝联产技术进行合理的组合,也使得整个项目呈现出完美的效果,成为当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效高产的盐硝联产装置。

除了“年产100万吨真空盐项目”及“双膜法液体盐制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技术,中盐金坛研制的环保新产品“一次盐水”也受到两碱企业用户的好评,成为长三角地区两碱市场的主要工业用盐。

在中盐金坛管理者的眼中,创新的动力来自创新机制的建立。多年来,中盐金坛在企业经营中紧密结合国资委提出的“管理提升”活动,扎实推进中盐总公司“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加大实施“三优”工程的力度,对标先进,查找不足。他们围绕企业管理,不断探索人文管理新模式,使管理步入人性化、精益化的轨道,使创新的动力深植人心。他们以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境界为出发点,为员工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的机会,为员工实现职业理想提供平台和条件。而多年的经验表明,当一个企业实现了个人与企业的和谐共赢后,企业的发展必将走上跨越式发展之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