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45版:区域四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45版            区域四川
 

2013年3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流县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建设

产城一体+城市组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龚友国彭涵

产城一体+城市组团双流县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建设

天威生产一线

2013年2月27日,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双流县代表团分组会议上,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表示,2013年双流确定了“跳起冲高、高位求快、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提出要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成都发挥“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多做贡献。

6天前,一份名为《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的报告,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会专题会议上获原则性通过,天府新区建设全面加速———这其实解释了双流2013年为什么会有如此“慷慨激昂”的工作基调:在天府新区规划的1578平方公里版图上,除4个乡镇外,所辖的800多平方公里区域全部进入规划范围;天府新区位于双流县辖区内的规划面积880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56%,规划人口400万,占天府新区总规划人口的61.5%———双流在这一新区的举足轻重显而易见。

“两化”互动上演

“产城一体”

2010年,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刘奇葆提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其建设目标是成为继重庆两江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带动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整个四川经济发展。

很明显,该新区的建设规划是以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为基础的,这同时也引出了一个问题:虽然发展机遇难得,但双流准备好了吗?

据高志坚介绍,双流以集中集群集约为方向,对接成都市的天府新区规划,对“一区多园”进行了积极探索。将109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优化完善为“六园区”,结合政府和社会资金力量,积极构建了“一核心三主导一体系”的现代工业体系,即“以发展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以发展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着力构建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先导性产业体系”。

在吸引和聚集高端产业落户双流的各个产业园区上,双流县突破性地开创了“飞地工业”的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各个镇/街道按照全县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要求去“选商选资”,将遴选后的产业项目按照类别划归各个园区管理,并将各个产业项目的利税划归“选商选资”的镇/街道———这种做法摆脱了税收的属地束缚,因此被称为“飞地工业”。它一方面提高了各地“选商选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效地聚集了各类产业项目,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科技、能耗、环保等资源和要素的效果。

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上,双流也给了我们一个经典案例:蛟龙工业港园区的土地一半用于实体经济发展,一半用于第三产业和居住新区———配备比例的根据是园区的产业类型和用工数量;园区内按照政策配套的商服用地用来发展服务业,新居工程则用于安置城市和场镇规划区内征地拆迁的失地农民。居住有了保障的失地农民再被安排在工业园区内的各种岗位上就业,消费能力也因此得到了保障。

“城市组团”

对接天府新区

目前,双流县基本形成了以“城市组团”为龙头,以重点镇、一般镇为支撑,以各具特色的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所谓“城市组团”,是将城镇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组团进行发展的做法。双流县的每个功能区都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可以复制的模块,这就避免了所有的发展要素都向中心城市聚集、增大中心城市承载压力的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适应“组团发展”的需要,双流县整合归并了农业、规划、交通、水务、劳动、人事等部门职能,实行城乡贯通的“大部制”改革,打破了城乡分治、多头管理的格局,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实施了镇村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撤并了42%的乡镇、50%的行政村和50%的村民小组。以此,在管理环节上加速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效率。

当地在整体规划城乡发展的同时,双流县还以超前谋划的眼光预留了一定的未来发展空间,以便让城乡同步融入更大的“发展圈层”之中。“在双流县的大部分面积划入成都天府新区后,原来预留了发展空间的规划的优越性就显现了出来。双流县拓展发展空间和潜力的必要条件在此前的规划中已经有所准备,与天府新区的融合发展将会很顺畅。”双流县规划局袁明权表示。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双流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双流县将在省、市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借力财富全球论坛,全力实现‘六个倍增’的项目攻坚之年,加快展现天府新区新形象,奋力争创全市领先发展、科学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示范县。”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信心十足地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