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建设美丽新赤峰———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赤峰市委书记王中和,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市长包满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晓北江丞华
战略转型建设美丽新赤峰———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赤峰市委书记王中和,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市长包满达
赤峰市远景
王中和
包满达
随着新阶段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赤峰市提出将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面对挑战,赤峰市将沿着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赤峰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经济环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赤峰市委书记王中和、赤峰市市长包满达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实施“双千双百亿”工程
推进新型工业化
《中国企业报》:赤峰下一步发展目标是怎样规划的呢?
王中和:建设“四个基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双千双百亿”工程,“十二五”期末把有色冶金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把赤峰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千亿元园区,培育8个百亿元园区和10户百亿元企业,形成全市工业的主体支撑。
加快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加强与中色集团、云南铜业、铜陵有色、山东黄金等大企业的合作,推进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建设,2015年有色金属日采选能力、年冶炼能力和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150万吨和80万吨,建成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大唐、国电、中电投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促进能源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电力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00万千瓦,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蒙东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要支点。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引进培育深加工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确保大唐煤制气等重点项目如期投产,新上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培育发展氟化工和生物化工产业,2015年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建成国家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积极发展以风电设备、矿山机械、农牧业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2015年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建材、纺织、制药等传统产业,形成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由农牧业经济为主导向工业经济为主导加速转变。
《中国企业报》:赤峰提出实施“1571”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这样一个目标,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王中和:根据赤峰农牧业生产条件和气候特点,坚持把发展节水高效农牧业作为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以设施农业和设施畜牧业引领,以集约节水高效为核心,全面实施以500万亩玉米膜下滴灌、100万亩设施农业、100万亩高效节水经济林、100万亩节水饲草料基地、100万亩节水马铃薯、100万亩谷子滴灌、100万亩节水大地蔬菜、100万头优质肉牛出栏为主要内容的“1571”工程,到2015年,实现年节水21亿立方米、新增产值300亿元的目标,建成中国北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增加优质旱作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2015年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5%,畜牧业比重达到55%。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2015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0户以上,实现每个产业都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带动。提高农牧业装备水平,推动农牧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2015年农牧业机械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5%。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科技服务体系,把粗放经营、传统生产转变到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牧业生产方式上来。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打造物流枢纽城市
《中国企业报》:下一步,赤峰将如何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旅游和金融业?
包满达:提高服务业层次和水平。充分利用全市人口多、区位优越等条件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王府井百货等国际国内知名的连锁超市、百货集团、餐饮名店、影视院线等企业,建设万达城市广场、维多利亚购物中心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和高档酒店、宾馆、休闲娱乐设施,带动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推动红山物流园区、松山物流园区、和美工贸园区向现代化园区迈进,加快雨润农副产品配送交易中心、大板物流园区和赤峰国际陆港建设,发展新型业态,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2015年全市物流园区实现销售额500亿元,建成辐射蒙东冀北辽西地区的物流枢纽城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推动红山文化、辽文化、蒙元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扩大草原风光、地质奇观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力,打造全国知名的草原文化旅游品牌,2015年旅游收入达到180亿元。建设金融服务集中区,引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2015年信贷投放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中国企业报》:推进城市化是中央提出的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赤峰的城市化怎样搞,请您给我们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包满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加快建设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2015年中心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以上,旗县政府所在地镇人口均达到10万人左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建成赤承高速公路和赤凌一级路,实现主要出口高等级公路畅通,与赤大、赤通、赤朝高速一起,形成连接周边地区的高等级公路网;加快赤锦、巴新、林白、赤绥、白浩铁路建设,继续推动赤峰至京沈快速客运铁路连接线前期工作,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实施“气化赤峰”工程,2013年开始向北京输送煤制天然气。建成贯穿全市的500千伏电网主网架和覆盖城乡的220千伏双环输变电网络,推动赤峰至长三角地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设。加强西拉沐沦河、老哈河等河流治理,力争开工建设东台子、琥珀沟、白音泡子水库,进一步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中国企业报》:目前,赤峰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王中和: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封育禁牧、休牧轮牧等生态保护措施,“十二五”期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7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8%,建成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深化区域化合作
保障改善民生
《中国企业报》:赤峰将如何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王中和:坚持把融入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和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作为扩大开放的首要任务,着力推进与周边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和分工协作,争取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组合、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推动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合作,促成共建产业带、产业园区,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承接环渤海和东北两大经济区在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主动做好北京市对口帮扶工作,吸引更多企业到赤峰投资发展,引入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参与赤峰建设。全面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争建成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中国企业报》:赤峰将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情况?
包满达:坚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牧民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始终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确保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扶持30万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努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积极推动科技进步,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把赤峰农博会办成国家级农博会。做好红山文化、辽代大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争取辽上京、二道井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工建设,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上京辽文化、和美文化和红山文化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产值5亿元以上的文化企业,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承办好全区第十三届运动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赤峰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目前还需要完善哪些方面?
包满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整合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民生效益评估等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解决好矿山开发治理、土地征占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把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加强法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企业报》:加强党的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赤峰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王中和: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市、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把喀喇沁旗建成全区乃至全国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加强嘎查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广阿鲁科尔沁旗契约化管理民主治村模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战斗堡垒。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活动,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用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凝聚党心民心,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