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体系再塑制造强国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现代工业体系再塑制造强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无论是规模、高技术增加值,还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就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形势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奇瑞重工股份总经理王金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高端转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与两会代表观点相对应的,是这样一组数据:
3月1日,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双双下降,显示需求疲软。
机械行业专家谢家宸向记者表示,全球经济环境下行暴露了我国制造业的诸多弊端,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济、行业结构不平衡、行业竞争过于混乱等。与此同时,制造业还面临着人力成本、土地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弱化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如今,东南亚等国家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更从我国分流了部分投资,加剧制造业的危机。
王金富认为,如果不能掌握先进技术、占据产业制高点、打造一批世界领先的企业,就只能一直徘徊在低附加值、低回报的中低端环节,甚至有可能连“世界加工厂”的地位都难以保全。对于各个企业而言,要认真思考立稳脚跟、持续发展。进军高端领域、努力转型升级,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必须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提交了一份《推动信息化带动制造业转型》的建议指出,随着传统行业转型电子商务的趋势越发明显,制造业的转型需求迫切,应该鼓励其利用电子商务建立起新的内销模式,实现转型升级。“未来三年五年,电子商务将进入生产制造的变革,中国制造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制造企业绕开中间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大幅提高产品利润水平,还能够从终端刺激制造企业提升生产、设计能力和服务的水准,甚至实现个性化、批量化、定制化的订单生产模式,最终倒逼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去年5月,国家工信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
王金富说,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而言,创新是一条根本性出路,这需要很多人的刻苦努力、共同协作以及方方面面的关注与支持。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大国崛起的必经阶段。“对中小企业而言,第一要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向管理要效益。第二是加大投入,对落后技术进行改造。”
谢家宸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力及土地等成本下降的可能性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制造业应抓住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产业往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更密的方向前进,由科技层面重塑比较优势是制造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政府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重点领域重点关注,对研发水平高、创新成果多的企业予以资金及政策方面的扶持,同时从不同方面对行业的过剩产能予以消化及淘汰。
就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王金富建议,鼓励国内企业在自身实力比较弱小的情况下,更多地联合起来,通过联合创新、知识产权共享参与国际竞争,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形成自身创新的比较优势和局部强势。同时,对于已经引进的技术,不能一味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是后期研发投入必须要跟上,否则只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徐一平认为,要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其次,注重信息化引领、提升全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第三,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据了解,目前,上海、深圳等许多城市都认识到高端制造业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作用,也都在念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创新驱动“经”,希望抢得新一轮产业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