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已经到了大企业时代,到了大企业生成并引领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

从五个维度
看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锦

从五个维度看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这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中大企业建设有积极意义。

展望新的十年,联合重组既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做大做强加快走出去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钢铁、汽车、水泥、玻璃等多数产业都呈现过剩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成长如果继续沿用建新线、靠增量发展的老路肯定不行,既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国策要求,也无法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从全球来看,兼并重组的目的,就是要组建有世界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企业集团,同时参与国际竞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淘汰落后产能,把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资金、人才、装备、技术等各种各样的优势资源组合起来,只有大范围的联合重组,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国际化竞争就是国家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美国通用电气与德国西门子、美国的卡特彼勒与日本的小松机械、美国通用汽车与日本丰田,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代表国家竞争力的大企业之角逐。美国人过去攻击央企,实是攻击中国,现在连我们的民企也被阻击了。更暴露了美国人对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的恐惧。

在长春举行的2012年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有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时代”,同时揭示兼并重组是目前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当时,新华社向世界发布这条电讯,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的电讯如闪电般传遍世界。

在今年上半年,点击“百度”,只有寥寥几条大企业时代的信息,最醒目的一条是:中国企业上榜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中国已经到了大企业时代,到了大企业生成并引领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发表这个见解的,是企业家宋志平。表明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的认识,来自实践。

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大企业时代,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2012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为3.3万亿元,占2011年我国税收总额的37.24%。充分证明了我国大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从地理空间的横向对比,中国大企业在世界的比重无疑是又一指标。在200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日本分别占有198和88席;在2012年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下降到132家,日本企业也减少至68家。中国内地入围企业数量为70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二大来源地,其中国有企业66家。这充分证明,中国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已经并且将继续改变世界经济的竞争格局。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大企业的兼并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正在中国兴起,这是一个历史潮流。从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至今,西方已掀起了五次企业兼并浪潮,每次浪潮的掀起都有力地促进了现代企业的发展和资本的集中。目前由中国国有企业领头的联合重组浪潮正在兴起。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154家大企业共并购重组了1111家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持续活跃。近两年来,在大力推进钢铁、煤炭、建材、医药行业的企业整合,风生水起,形势高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指出,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发展起来的,现在中国已经走入这一时期。

从中国大企业自身的变化,表明大企业时代对生产力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国资委成立的近十年来,一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一些产业链相关企业合并重组,促进了中央企业业务链条整合,发挥了协同互补效应;一些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实现了产研结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些“窗口”公司并入大型骨干企业,增强了企业海外市场拓展能力和竞争力;一些困难企业通过重组实现了扭亏脱困,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大企业时代主体的形成看,大企业及大企业家正在以新的实践包括新的理论形成这个时代的主流,步入成熟期。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认识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国企领导人的共识。大企业及大企业家正在呈现“群体性崛起”的状态。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包容哲学”诞生,表明中国大企业时代联合重组的探索已经开始进入规律与理论层次。

近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目前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的兼并重组,预示着中国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的新一轮高潮正在来临。

研究企业时代特征,也是对中国时代特征的研究,对于国家经济政策、发展战略与道路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认识理解国资委做大做强,争创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意义极其重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