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金融投资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付卡新政未出台或再“失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专家称监管政策落地是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预付卡新政未出台或再“失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专家称监管政策落地是关键

近日,央行出台《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拟于11月开始实施。《办法》对购卡实名制度、非现金购卡制度和限额发行制度等要求做了进一步细化。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游走于灰色地带”的预付卡将被正式纳入监管。

不过,对于央行此次新政的实施效果,也有人士表示怀疑。早在2011年6月,国家七部委就颁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提出购卡实名制要求,然而时至今日,这一要求却并未真正得到执行。

《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对于本次即将实施的新政,相关机构亦早已想好应对招数。

灰色利益线条

据了解,预付卡行业产业链包括四个环节:发卡企业、售卡渠道、系统处理以及受理终端。在体制罅隙漏洞下,庞大的黄牛队伍随之衍生,这个群体的存在为预付卡流通提供了极大便利,成为产业链延伸出的末端。

发卡机构的盈利来源不外乎如下渠道:一是售卡本身带来的大量客户备付金,因缺乏监管而可能被挪用投资;二是卡的手续费及管理费;三是商户返点;四是因卡过期或购卡人弃用而造成的残值。在这四项来源中,后三项相对比较固定、透明,而在缺乏有效监管的现状下,预付卡先储值后消费的模式必然造成大量沉淀资金,数以亿元计的客户备付金的实际用途则引人遐想。

“有些公司和机构已经露出了通过大规模的预付卡套现来逃税甚至洗钱的苗头。”某商业银行相关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在台面上只说是避税,其实和逃税没什么区别。”

北京某公司员工向记者坦承,公司每年有通过购买预付卡“避税”,这成为“调节”利润数字的一种半公开手段。

除洗钱、逃税之外,不规范的预付卡交易还使得公款消费和收卡受贿的现象频发。

去年年末,一则关于“上海八佰伴跨年折扣,一市民刷了70万OK卡”的消息甚嚣尘上,在各大微博上引起疯狂转发。

预付卡规范难度大

央行此次出台的《办法》要求,个人或单位购买记名预付卡或一次性购买不记名预付卡1万元以上的,应当使用实名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发卡机构应当识别购卡人身份,核对有效身份证件,登记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目前出台的政策只是治标不治本,不会有很明显的效果,有一点抑制作用。制度执行不会到位,变通的办法很多。”业内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

事实上,早在2011年6月,国家七部委在颁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中就要求商业预付卡实名制,但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效果却让人深感无奈。

近日,北京某企业一位行政人员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企业统一购买了跟公司人数相关的卡,因数额超万元,因此公司得到一点折扣。当记者问及购买时是否进行实名登记时,这位行政人员表示,“超市并没要求。”

10月28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临近新规即将执行之时,再次走访了北京各大商场。记者发现,在办理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不记名预付卡时,商场工作人员开始主动提出要求客户出示身份证影印扫描。但当记者提出没带身份证的时候,工作人员说就登记身份证号即可。当记者问及如何能不用登记身份证也能买到万元的不记名信用卡时,工作人员便开始给记者支招,“若要买10000万而不登记身份证,买10张1000元的即可”。

不过相对而言,黄牛收卡的生意较为冷清。

“现在管得严了,国家出文件了。黄牛就少了呗。”一名商场人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过段时间说不定他们就重新出来了。”

专家: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于监管难度极大的预付卡问题,各界专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专家甚至建议彻底取缔。

“预付卡的存在对企业本身可能会带来助益甚至暴利,但对社会来讲,只是为偷逃漏税、贪腐行为提供便利手段,消极作用过大。政府一方面要扶持鼓励预付卡发展,一方面又要层层监管,预防杜绝贪腐行为,行政成本太高,并且很难避免疏漏,我认为应该直接取缔预付卡。”燕京大学校长华生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则表示:“对于企业而言,预付卡可以增加营收、拓展渠道、降低财务风险、提早实现现金流,对发卡企业或者商户而言都是一种战略举措,只是去年颁布的管理意见主要表达了政府部门对于预付卡监管的态度,落地性不强,颁布后效果并不显著。而今年11月起执行的管理办法则正式将预付卡纳入监管。”

据悉,此次颁布的管理办法不仅细化了预付卡实名制的管理规定,对各环节的具体情况予以明确。同时对于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亦有相应处罚标准,情节严重的,依法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