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金融投资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纳入银行征信无门
P2P网贷难避坏账风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纳入银行征信无门P2P网贷难避坏账风险

近期,一则某用户逾期1000多天最终还款的帖子成了P2P网贷行业社区的热点。据了解,这位逾期的用户卫成(化名)在拍拍贷借款逾期长达3年,在拍拍贷通过网络公布其基本信息,导致其网络信用大大受损之后,该用户才还清全部债务。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P2P网贷平台无法登录征信系统,只能根据互联网特点通过业务创新并推出网络催收,以尽量防范和化解坏账风险。但是在高成本、低盈利的背景下,缺乏政策支持的P2P网贷平台依然捉襟见肘,使平台资金链安全面临威胁。

信用贷款无征信渠道

“借贷平台难以从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获得关于借款人征信的信息共享,也无法像银行那样登录征信系统去查询。”拍拍贷CEO张俊告诉记者,信用贷款征信渠道缺乏,这是制约P2P贷款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

与传统银行借贷不同,当贷款人第一次来到P2P网贷平台的时候,平台无法掌握其原来的信用情况和目前真实的财产情况,日后的信用等级也仅仅限于平台自身,对于用户在银行、甚至其它P2P平台的负债等等真实财产情况无法全面了解。

不过,经过5年的发展,P2P网贷平台在前期资质审核方面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资质审核制度,主要参考商业银行相关规章制度,例如关系人不得贷款等等。另外,第三方担保也在逐渐引进,但是额外的担保费用可能会提高借入者的融资成本。

另外,P2P网贷平台特别强调通过分散投资并保持较高的年利率来对冲风险,如将1万元借给一个人,如果发生违约风险则全额无法收回,而如果将1万元分成100个100元分别借给100个借款人,哪怕坏账率到了5%,但如果收益率能达到12%,还会有将近7%的投资收益。

张俊告诉记者,行业一直呼吁国家的行政支持,让P2P行业的交易记录登录央行征信系统,这样还能丰富央行的信用数据。

催收乏力本金保障更添风险

“我们对贷款用户有着比较多的网络身份审核,例如QQ、微博等常用网络工具。一旦上了黑名单,他们网络里的好友就很容易知道这件事,所以他们的逾期还款成本并不低。”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表示,该平台催收方式确实是以电话和黑名单为主,因为上门催收成本过高。

据记者观察,P2P网贷平台通常会将逾期用户列入黑名单并公布,里面包括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等等。如今,用户的网络信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更加容易传播。上述逾期用户卫成之所以逾期三年终于甘心还款,正是迫于这方面的压力。

然而,数据显示,目前P2P网贷平台的资金追讨情况并不理想,遇到逾期还款或者坏账,多数平台的资金追回比率大概在30%—40%之间。

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P2P网贷平台纷纷推出了100%本金保障制度,即使贷款人逾期还款,平台将全额垫付放款人本金。据悉,有用自己公司资金垫付坏账的、有跟用户收取费用成立本金保障基金的,也有通过注册VIP用户的方式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比例的本金保障。

张俊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把坏账风险全部转嫁到了平台,本金保障应该是有条件的保障,对用户借贷起引导作用,推动用户主动辨别借款招标的优劣并谨慎放贷。

造血不足面临关闭风险

不过,多数P2P网贷平台的坏账率控制得很好。据悉,拍拍贷的坏账率为1%左右,红岭创投在1.2%—2%之间,哈哈贷一度声称坏账率为0,而多数P2P平台的坏账率都在5%以内,低于同期商业银行水平。

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也透露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虽然P2P网站的坏账率很低,其对应的注册资本金同样也低。二是坏账率很低,多数P2P平台的交易并不是很大,因为通常交易量越大风险因素越多。

据悉,央行曾非正式要求,平台注册资本应全面覆盖坏账风险。目前,P2P网贷平台注册资本为100万—500万元,但是P2P网贷运营资金需求量大、交易量小又不能带来充足的收入,这意味着,一旦输血停止平台就可能面临关闭的风险。

2011年7月21日,哈哈贷宣布关闭网站,原因是先期投入的200多万元全部花完,融资又没谈拢。虽然在关闭的半年中哈哈贷完成了几百万元的融资,并在今年2月重新开张,但是资金短缺以致平台关闭的风险一直成为行业和用户心中的一个阴影。

“主要原因还是成本过高,虽然是网络借贷平台,业务流程和成本均和传统银行借贷相差无几。银行不做小贷就是因为成本高,P2P想要做好小贷必须首先节约成本。”张俊表示,P2P网贷平台完全可以利用技术优化对业务批量处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