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国”“民”进退“四段论”
来源:中国企业报
十年“国”“民”进退“四段论”
(上接第四版)
对这一时期的“国进民退”,学者刘瑞、王岳坦言,从危机应急到经济复苏,是需要区分轻重缓急的。一般情况下,当一场经济危机袭来时,政策措施首先要能使大中型企业挺住。待到危机应急期过后,中小企业才有更多的政策援助机会。此外,国有经济在推进实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可以利用国有企业的业务活动,使之服从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从而有效地平抑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抑制通货膨胀,弥补、引导和刺激市场投资,扩大就业,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尽管有声音质疑国企借提高集中度、维护经济安全的名义,排斥民间资本,但中国迅速打造了一批航母级世界企业却是不争的事实。世界500强中,2008年中国有26家企业上榜,2012年这一数字已增至79家。这其中,民营企业5家,其余基本为国企。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国企巨无霸实实在在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国民共进
国企民企优势互补,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
毋庸置疑,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占据绝对优势,可以保证决策层的调控意图拥有迅速而有效的传导途径。然而,“国进民退”毕竟挤占了民间投资并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投资低效现象。于是,危机缓和时,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又随机出现。
2010年5月,继2005年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之后,政府再次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明确为国有经济指出“有进”和“有退”的方向。
2011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中央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经验交流与培训会上表示,中央企业要从战略高度积极主动剥离重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
2012年5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出台《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4条推动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具体意见。
似乎是风水轮流转,国企又开始为民企腾挪空间。金融学家曹尔阶表示,这次的“腾挪”同1998年那次不尽相同。现阶段的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制,已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大不同。其通过外部资本股权重组、内部治理结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民营经济的经营方式与理念,已经能够和市场经济体制和谐兼容。
专家的观点在现实中可以找到许多有利佐证,中国建材就是范例之一。过去几年,中国建材一直没有停止行业整合的步伐,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对于“国进民退”的提法,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自始至终不曾认同。他崇尚国民共进,更成为国企中混合所有制的先行者。
宋志平以正视听地告诉人们:无论中国建材还是中国国药,国有资本只占40%,社会投资人和股民占60%,而且国家资本还在进一步下降。这就是说我们既按照市场的规律把企业做大做强,又按照市场的规律使企业进一步公众化、市场化。所以,在企业一步步重组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市场上所谓的抵抗。我们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关系是水与乳的关系、大河和小河的关系,是互补的关系,是产业链上互相帮助的关系。因而,我们的重组不是国退民进,也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国民共进,我们构筑了一个共同的融合体,完成了中国大企业时代到来的历史使命。
李锦感慨,中国建材创造的“国民共进”乌托邦,既是百姓乐见的“国”与“民”之和谐状态,也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有益尝试。现代企业制度下,国企和民企不必总抱着“狭路相逢”的心态彼此相向。其实,双方牵手的方式很多,共赢的局面也非常可观。未来,面对混合所有制的新时代,人们可以去尽情地勾画和憧憬。
岁月如歌,中国企业的改革进程宛如巨大的乐章慢慢展开。当时光沉寂下来,人们用一种历史的眼光回望这十年的乐章时,的确发现,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定位。人们可以质疑每一种经济现象所蕴含的不足,但绝不能用所有制简单否定中国企业在探索中前行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