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如何影响中日企业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关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关权:中日关系如何影响中日企业转型
“中日对立,整体上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不大,而对于日本经济影响深远。他们找不到像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但日本的汽车业不会因此衰落。”10月20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专访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关权表示。
日本汽车行业短期不会衰落
《中国企业报》:中日钓鱼岛局势已紧张好一段时间,大批日资企业收缩在华战线,伴随着日本电器的衰落,会不会有日本汽车的衰落?
关权:日本企业不会大批撤离,原因是他们来的目的是赚钱,如果赚不到钱就会撤离。那么撤离的企业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他们无法支撑。这种企业本来就不是中国所需要的“高科技企业”,撤离不仅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反而给中国企业机会。难道“7-11”这种24小时零售店中国人都做不了吗?
日本企业经营战略的传统是“长期战略”,他们轻易不会投资,一旦投资会坚持下去,这也是日本人的“性格”。
日本汽车行业自从1936年几乎同时建立了“丰田”和“日产”两大企业,加上“五十铃”等生产卡车的企业,已经经过了70—80年的历史,而且是在激烈的竞争当中逐步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了国际竞争的“洗礼”,这当中经历过无数次来自于美国的“打压”(如里根政府时期的“自主出口限制”、“301条款”等),才有了今天的。
汽车行业,除了组装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零部件生产技术,这方面日本有强大的中小企业的支撑。这一点,我国还存在很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属于“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汽车工业必须发展零部件工业。我常说,“高铁”的模式是成功的,但是汽车工业是失败的,原因就是零部件方面。因为高铁的技术相对单一,由几家大企业做就可以了,通过引进几条生产线,很快就学到手了,更上了一层楼。汽车工业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它的技术比较复杂、零散,而且也不可能只有几家进行生产。当然,通过整合淘汰的过程之后,大多数国家都只有少数几家“整车生产厂家”,而背后存在大量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正是这些零部件企业支撑着这个行业。所以我认为日本汽车行业不会因此衰落。不过,面临着来自于韩国和中国的挑战也是事实,就看中国企业如何做了。
中日关系对日本经济影响深远
《中国企业报》:中日这种形势对中日经济各会有什么影响?
关权:这要看这种局面持续多久了。经济活动本身就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不论是抵制日货还是上述某些限制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伤到自己,问题是对谁伤害更大。我们对日贸易一直是逆差,说明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有求于日本。这可能有两个含义。第一,某些西方大国不愿意卖给中国的“敏感产品”(未必是军事技术,而是可以进行精密加工的技术),日本会卖给我们。第二,日本的产品具有竞争力,这一点应该是事实。虽然美欧日三个经济体都是发达国家,各自也都有很高的技术,但是日本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包括军工在内。第三,作为“邻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虽然这种优势有时会变成“劣势”。
如果持续时间长,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是沉重的。原因是,在目前全球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之下,其他国家的需求有限(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没有需求),中国的市场是不可多得的,失去中国市场就等于失去全部(边际或增量意义上的)。日本自身经济低迷,国内市场饱和,物价下跌,购买力不会有大的增加。根据经济规律,没有需求,生产技术也会停滞,没有创新就会被淘汰。
总之,中日对立,整体上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不大,而对于日本经济影响深远。他们找不到像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最有希望的所谓金砖国家当中,印度远远没有消费能力;俄罗斯人口较少,也没有能够消化发达国家加上中国的产品的能力;巴西也如此。其他国家虽然总体上人口不少,如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超过2亿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菲律宾、泰国、越南都有一定规模(大约在8000万人以上),但是没有达到“大众消费阶段”。
中国企业早应该有替补的机会
《中国企业报》:如果日本企业收缩,会不会给中国企业以替补的机会?
关权:问题就在这里,其实我们早就应该对外资“发起猛攻”。我说过,“9·18”是国耻,满大街跑这外国车也是国耻。哪个发达国家会有这种外资占据工业1/3的状况?日本和韩国也没有。美国是外资的最大投资国,但是不存在制造业被外资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因为在技术上美国不比其他国家差,只是贸易壁垒造成了所谓“关税工厂”而已。而且很多外资都是第三产业,并不威胁到美国经济的整体,尤其是技术。
替补的机会本来就有,即使日本企业不撤出去,你如果有竞争力不是照样可以驱逐之吗?而且,的确外资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处,但是这种局面早晚要改变,一个在技术上依赖外资的国家能对人家进行“制裁”吗?说不出口。国际经济学里说的“制裁”通常是一个大国对于小国,一个强国对于弱国,一个强势的集团对于一个小的集团,才可能做到,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见效。何况我们呢?所以说制裁底气不足。一个“富士康”在中国可以雇佣120万人,出了那么多事依然很强大,为什么?一个三星可以大手笔在西安一次性投资70亿美元建一个工厂,我们的企业呢?
机会永远都有,看你有没有准备,有没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