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文化
 

2012年7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创唐风盛世辉煌———唐勇力中国画展亮相京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菁

再创唐风盛世辉煌———唐勇力中国画展亮相京城

唐勇力,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6月30日至7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再创唐风———唐勇力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通过150余幅作品,集中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在中国画继承、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以及作出的杰出贡献。

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再创唐风”定名有两个涵义:其一是与唐勇力姓氏相同,故“再创”指个人艺术风范的不断进步;其二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一个时代,而唐勇力对唐代艺术风格多有继承,所以此定名有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个人努力紧随时代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之意。通过展览可以看到唐勇力之所以能够达到与同代画坛精英共同推动中国画发展的高度,乃是他能将他所接受、掌握的多元文化资源汇集、交融并由此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标志性语言形态而使然。在近40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断的继承、探索、创新,唐勇力形成的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掌握的学院专业技法,从而提升传统手法进入现代语境并汇通中西。

品析《新中国诞生》

在中国美术馆圆厅,以中央气势恢宏的《新中国诞生》大型主题性创作最吸引人眼球。周边还有为此幅作品的出场人物(63人)所画的70余幅素描全身肖像、30余幅头像,全景式地展现了唐勇力先生创作此幅大型力作的全过程。此外还展出了唐勇力创作生涯中的主要几大类主题版块:风情画范畴的《艺取敦煌》、80—90年代创作的《研修探索》、以人物写生为主的

《游观造化》系列、以夸张的形式来表现探索的《人体之美》、以表现古代高士等人物的《水墨意韵》系列、以北朝民歌《木兰辞》为题材的《诗中有画》系列。

在《新中国诞生》中,众多出场人物一字排开,但并不显得单调、呆板;在创作中,他既能让每个出场人物都精神抖擞,又不喧宾夺主。前者画家主要依据出场人物的职业特征、身份特征、社会地位、性格特点以及由此推测出来的其成长环境、生命历程等等种种因素对其外在形象的影响,而令画面中每位人物都能显现出生动的个性化形象和精神面貌,由此增加整体的

“可看性”和“趣味性”;后者则主要依靠画家积40余年之力潜心研究的诸如以“线性素描”、以“虚染法”、“脱落法”而“因情敷色”这样的创造性的技法经验,乃至通过数量可观的诸如“敦煌之梦”、“游观自然”等主题性创作积累出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最终使他达到了能以“理入影迹”、“以文载道”的方式,既突出画面主体人物,但却并不减弱每位出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这之中,“技”与“道”显然已经达到了完美合一的程度。此外,飞翔在镂空窗子以及雕梁画栋之间的鸽子,还使得画面有了因表达了历史的厚度而使画面显得格外灿烂。《新中国诞生》证明了唐勇力个性化技术手法的提升、思想境界的升华,必须依靠、依托大型主体性创作,即通过如是的创作让自己在时代潮流中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和艰苦的实践探索,才能最终完成较高层次的文化的、个性化的突破。

继承与创新

通过展览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学术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大多数青年画家都在用水墨材质进行探索、创新时,唐勇力先生却能几十年如一日一以贯之地以“工笔写意性”和“写意性工笔”手法进行中国画的发展性探索、创新。尤其可贵的是,他对敦煌遗产的探索、研究与继承、发展之中,还包含了他对中古时期华夷融合的经验的再阐释之内蕴。事实上,唐勇力在教学与创作中一贯重视的立足学院“线性素描”训练基础上的传统技法写生、创意写生以及将粉彩、岩彩的变化应用升格为虚染法和脱落法的教学实践到创作实践,都无不与他立足近百年中国学院教育成果而对包括敦煌遗产在内的晋唐两宋的绘画传统的继承、探索与研究、发展息息相关。

唐勇力早年毕业于河北师大,后留校任教,1982年曾于中央美术学院进修,1984、1985年考入浙美研究生,在顾生岳先生麾下主攻工笔人物画,此后,在浙美、央美任教多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在专业探索方面,他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画继承、创新、发展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代表。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与艺术创作实践中,他坚持不懈地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不断地完善着自我的文化修养;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他善于借鉴、勇于创新,注重在拓展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唐勇力的艺术探索和创作实践一直与时俱进地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发展同步前行,他的艺术成果不仅凸显着时代的崭新面貌,而且,他在中国画领域还能耐得下寂寞,坚持多元而有本的艺术探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创作出影响同代人的重要作品,他的创作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当代中国画所达到的学术高度。作品既深得群众的喜爱,也深受艺术界的高度关注,而几十年教书育人和长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的经历,则使他的学术思想早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展览,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艺术欣赏使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而且,还能以个案研究方式梳理清晰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中国画的探索之路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

名家赏评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勇力的中国画创作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主要在于他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面貌给工笔画增添了生气。这种面貌是在民族传统绘画观念和技巧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方面的养料,经过反复试验、探索逐渐形成的。他从事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创作,自然会把眼光转移到文人画之前的工匠画传统上,也自然会被敦煌壁画所吸引。在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青年画家曾一度对新潮美术感兴趣。在90年代中国画“复归传统”的大潮中,他重新审视文人画传统,从中获得一些新的启发,使自己的绘画又增添一些新的特色,反映出唐勇力在艺术上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

唐勇力从当代北方和南方中国画创作两个不同艺术流派和教学体系中吸收了有益于自己艺术成长的养分。他的艺术语言雄浑、拙实,同时充满灵气与动感,不乏细微与精致之美。他懂得艺术家创作的个性面貌应该愈鲜明、愈强烈愈好,但用来铸造个性面貌的资源则要多样和丰富。在艺术上吃“偏食”的人也可以成为画家,但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唐勇力有坚强的“胃”,善于消化和吸收养料;他更有指挥胃的、勤于和善于思考的大脑,有很高的体悟自然和体悟艺术的能力。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唐勇力是一位“学院”型的画家,从河北师大到天津美院、中央美院,再到浙江美院,再到中央美院,有扎实的写实功力,也有很好的传统功底,对工笔画教学,特别是在其技巧方面有很多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唐勇力的工笔画几经变化。从1985至1990年间,既有写实的作品,也有变形探索的作品;既有传统勾勒填色的作品,也有融入新画法、追求现代感的作品。他的《人体系列》,可以看到八五新潮的影响。1991年前后,他去敦煌考察,画法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创作了很有影响的《敦煌系列》等。同是勾勒填色,卷轴画比较精致,壁画相对粗犷。敦煌壁画经过一千多年的风化、氧化,产生了剥落的痕迹。唐勇力由此创造了“剥落法”,以染为主,追求一种陈旧感、时间感,采用肌理、斑斑驳驳的方式,唐勇力的《敦煌之梦》系列,把现代人物和有些剥落的壁画形象置于同一画面,使今古时空发生联系,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联想到敦煌、丝绸之路和中国的历史。我相信,唐勇力沿着写实路线创作,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就。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勇力的绘画是以20世纪的写实主义为基础的,然后又面向古代传统,在古代传统中,他主要选择的不是文人画,而是汉唐艺术,尤其是唐代壁画的传统。他对汉唐传统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利用传统的资源去发展现代的人物画,所以他的绘画不但没有脱离传统,而且又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绘画在整体面貌、内容方面,有的是画古,有的是画今,有的则是把古和今、传统和现实、过去和现在,乃至古人和今人融合在一起,超越了传统绘画那种散点透视、一段一段组合式的办法。唐勇力的绘画样式,并不是简单的模仿那样的超越具体时空的样式。当然,他也不是纯粹的写实的绘画,更不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的主题性人物绘画,而是借鉴了壁画和卷轴画的传统,再把写实与浪漫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时空语言,能够给人们很大的艺术想象的空间。他是一位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突出的实力派的画坛精英。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唐勇力现在正处于一个创造盛期,50多岁,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创造时期,人物画的创造盛期是在年轻的时候,从20多岁走向盛期一直到50多岁,以后你对人生的关注还是否敏感,对形式技法的研究还是否沉潜,特别是一个功成名就的画家,可能会忙于一系列的创作任务和市场需求,对于唐勇力来说,坚持中国的传统,进一步升华其艺术格调,是一个继续升华的课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如果把这种思维整理成一种系统的教案传承下去,在艺术教育上,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工笔画这个领域里如何拓展是个大课题。

唐勇力的艺术创作中采用的是意象造型,他的画是具有意象思维属性的一种工笔重彩。一般说来,工笔特别容易画得很写实,如果画得非常写实,就过于西方化了,西方的思维方式过重了。而唐勇力是很有分寸的,他在创作思维中把中国美学思想介入到自己的艺术表现里面,把现实和想象沟通起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