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温故1998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温故1998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1998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

来源:中国企业报  

1998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

1、上海敲响全国压锭第一锤

事件:1998年,上海以压锭为契机,进行资产重组,组建12家棉纺基地企业。1月23日,首批敲掉了12万落后棉纱锭,占全年压锭68万锭的17.65%。当天参加敲锭的5家企业中,有建厂120周年、我国第一家棉纺织厂申新九厂,其敲锭规模达5.5万锭,居上海纺织系统之最。

评论:“热锭”更应“冷砸”。这个“冷”,就是冷静。面对改革中所遇到的种种热点、难点问题,只有冷静地思考,冷静地分析,冷静地做思想工作,才能把问题看得更透彻一些,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想得更周全一些,也才能更加服人,才能激发起更多人的热情。企图发个文,一声令下,一个早上就一呼百应,那是不可能的。只有让改革的主体走到前头来,才能使改革成功。“热锭冷砸”,是一种教训,一种经验,耐人寻味。由此我们想到,对其他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也应该多些“冷砸”的辩证思考吗?

2、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被开除党籍

事件:1998年1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透露,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纪案,在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导和云南省委的领导下,经过联合调查组的调查取证,取得重大突破。经查,褚时健利用职权和职务之便,主谋贪污私分公款355万美元,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

评论:此案距今已近14年,但国有企业经营者腐败并未得到遏制,已成为并非鲜见的社会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经分析,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呈现出如下特点:1.违纪主体呈现团伙化、主职化、行业化的特征。2.违纪手段呈现间接化、期权化、合法化的特征。3.违纪行为呈现出隐蔽化、智能化、灰色化的特征。4.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扩大化、严重化的特征。为此,就要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制体系;加大监督力度,构建起权力制约监督的有效体系;坚持惩防并举,继续充分发挥惩处在治本上的重要作用。

3、军人武警部队今后不再经商

事件:1998年7月,中央决定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他们所开办的经营性企业于1998年年底前一律与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脱钩。到12月25日,全国军队、武警部队所办的经营性企业,即日起与军队、武警部队彻底脱钩,由全国交接工作办公室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接工作办公室接收。

评论:军人与经商本来没有什么“缘份”,但一些同志面对社会上涌动的商潮,显得有点“挡不住诱惑”。军人不准经商,是我军的一项纪律。军人不具备经商的基本条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随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并准确作出判断,精心思考对策,这一切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不允许它的成员为个人的赢利活动有所分心。从少数军人违反军人规定经商的结果看,危害也是可见的。一是影响了思想的稳定。二是损害了军人形象。三是助长了向钱看的思想。军人不准经商的规定,无论对加强部队建设,还是对保证官兵的健康成长,都是十分必要的。

4、红光事件警钟长鸣

事件:1997年,红光隐瞒了公司1996年度亏损5377.8万元的事实,虚报利润1亿多元,骗取股票上市资格。1998年,“红光”披露1997年年报,募股资金4亿元,亏损2.03亿元,每股亏损0.863元,申请特别处理。同年,中国证监会的证监查字(1998)775号文件,对该公司违反证券法规行为进行了认定,给予了处罚。1999年12月,红光高层领导何行毅等人锒铛入狱。红光成为全国第一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上市公司。

评论:红光事件反映了我国证券法实践中民事责任的淡化与缺位,这主要表现在:虚假信息披露民事责任性质界定的模糊性、因果关系的难确定性、举证责任硬化性及赔偿金额确定的困难性。红光事件的出现对诸多中小股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红光实业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故意隐瞒真相并发布虚假信息,同时给另一方造成了经济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中国证监会一直所遵循的准则和一直追求的目标。而证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应以前瞻性的立法为先导,更应以硬性的执法为保障。

5、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课堂

事件:1995年7月,海尔集团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公司,人还是原来那些人,设备还是原来那些设备,海尔也没有注入资金,只是委派了3名管理和技术骨干。兼并后3个月,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当年底,公司出口洗衣机达到8.2万台,创汇1230万美元。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关键就是海尔集团将其“企业文化”引入到对红星电器公司的管理之中,这一成功的实践,引起了美国工商管理界与学术界的关注。1998年3月25日,张瑞敏是应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邀请,到学院参加“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的研讨并当堂指导学生的。

评论:海尔集团创业近20年,逐渐从一个街道小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这与它独特著名的发展方式分不开,就是“吃休克鱼”理论。海尔不仅学习了西方、日本先进的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了中国国情,创造了适合中国的管理文化。我们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企业搞兼并重组不可能照搬国外的模式。海尔看重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海尔的80/20原则是在兼并企业时灌输的一种重要原则,认为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是少数,但是起着关键的作用;员工是多数,但从管理角度上说,却是从属地位的。关键的少数制约着次要的多数,所以企业出了问题,管理人员要负80%的责任。先把管理人员抓住了,就可以把整个企业理顺。这套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该理论有力的事实依据。海尔文化激活了休克鱼,也使海尔文化得到了延伸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