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影响媒体产业格局
来源:中国企业报
微博影响媒体产业格局
在短时间内,社交媒体几乎覆盖了全球网民的40%甚至更多,在中国已经接近50%。从媒体发展趋势来说,任何一场媒体革命都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今天的互联网媒体,因为有互联网技术及移动终端上的交互技术跟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我们迎来了社交媒体时代。
从用户使用上来说,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在于移动化,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可能是我们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一个最最重要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信息不断的实时化、更加的地理信息化、更加的应用化的趋势。这样一个趋势,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符合社交媒体的特征及发展的土壤。
中国市场的社交媒体,更多的聚焦在微博。今天,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微博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它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与人沟通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分享内容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博对于很多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微博挺进自媒体时代
回顾一下媒体发展的过程,传统媒体共同的特点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即少数人创造或获取内容后,通过特定的媒介向用户传播。互联网出现以后,通过双向传播将新媒体跟传统媒体区分开了,这样一种双向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内容创造的壁垒,推动普通用户去创造,同时使媒体内容变得互动化和双向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媒体。
新媒体发展之初,更多的还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比如说门户网站,比如说其他形式的内容聚合网站,更多的是整合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用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向用户展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到了下一个阶段,有很多用户创造内容的产生,比如博客就是内容创造的平台。这些平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用户有能力去创造内容,发表内容,但是用户本身没有能力去传播内容。如果你开一个博客,在网上可能是你自己看到,或者是你的朋友、同事知道你这个博客的人可以看到,或者是博客平台去推荐这个博客的时候,更多人可以看到。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搜索引擎可以看到博客。但作为用户来说,你没有能力主动地传播内容。
微博时代,到了一个真正双向传播和新媒体的时代,用户不但可以创造内容,还可以实时地创造内容,随时随地地创造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关系的建立,能够实时、快速地传播内容。进入微博时代,才真正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
微博冲击传统媒体产业
自媒体给整个媒体行业、媒体的产业链带来的影响,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微博新闻的报道,往往更多的是参与者和目击者来报道新闻事件。从新闻人物本身来说,由于新闻人物本身就是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或者是受到关注的人,他们本身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言行,包括自己很多的看法,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传播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因为微博的产生、大量的网民参与,大量有影响的人物在微博上开了账户以后,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新闻人物的报道本身,已经由自媒体或者用户自己完成。
传统媒体更多的变成了这样一个角色———更多地解释新闻,更多地做深入的调查。整个媒体新闻生产的过程、流程出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在过去一、两年里,中国社会很多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第一来源都是微博,这已是一个趋势,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发展。
微博本身因为分享、开放的机制,聚合了大家,通过用户,通过其他的传统媒体聚合到微博平台。我们今天看微博上的内容,每天可能有几千万条,相当一部分是微博用户通过分享机制,从其他网站聚合到微博平台上。微博平台变成了聚合所有创作的内容,各种各样数字内容的平台,同时也成了一个分销、传播、发行各种各样数字内容的平台。因为微博的出现,聚合的效应、传播的效应,根本上会改变整个媒体的产业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微博影响企业营销选择
渐渐的微博已变成了人们都获取信息和内容的入口,因为这个变化,在社交媒体上、在社交网络上,用户的使用时间在不断增加,而且呈几何基数增加。现在Facebook已经是全球使用时间最多,而且远远超过其他网站的平台。今天,在中国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占有率大大高于其他社交媒体的占有率。跟其他的大网站相比,进步速度非常快,已是中国第七名的网站,不久的将来,使用时间会超过所有门户网站,包括新浪网,这是趋势问题。
媒体的竞争、内容的使用,更多的是媒体使用时间的竞争。因为微博,或者是社交媒体占有了很多网民,这样必定会成为企业营销非常重要的阵地。现在的商业模式无非是两种,一个是向企业收费,就是我们说的营销广告,第二个是向用户收费。
在中国,从商业模式来说,企业营销广告是支持了所有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基石。微博时代,围绕消费者的信息,围绕地理的信息都将更加多元化,会成为一个多维度的实时的围绕用户的信息,从而带来一个更加精准的营销平台。很多企业借助社交媒体进行消费者的沟通、消费者的服务,包括企业品牌形象的维护,已经变成了一个趋势。在社交媒体上,Facebook上很多的大企业拥有的好友数达到了几千万,这在未来是企业营销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阵地。媒体变得日益社交化,企业的营销也会变得日益的社交化。
(据曹国伟先生在第二届“中国数字媒体峰会”上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