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之惑不认真地科学对待,央企舆论之“惑”就有可能演变成舆论之“祸”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昌成
舆论之惑不认真地科学对待,央企舆论之“惑”就有可能演变成舆论之“祸”
从《央企为什么这样“红”》到《国企十宗罪》,再到《国企十四宗罪》,妖魔化央企一度甚嚣尘上。
甚至中石油登顶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排行榜的榜首,但国内大多媒体及专家的反应,意料之中的无人叫好,反倒是一片讥讽之声。实际上,当前社会公众和一些媒体对央企、对垄断、对“国进民退”、央企地王等问题的认知,与央企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误会”。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唐远清博士表示,央企亟待加强舆情应对的能力,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
“事实上,由于央企目前在舆情应对上的不足,使得央企的社会形象与其实力、地位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央企继续发展壮大的不利因素,这需要引起央企的高度重视。”唐远清表示。
垄断之辩
央企正在面临一个尴尬局面:若亏损,公众会嘲笑你管理僵化落后;如盈利,公众则会批评你行业垄断。多年前,国资委前任主任李荣融曾感慨,“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现在我们国企搞好了你们还是骂呢?”
虽然央企这几年的经营绩效明显提高,但有一些学者认为,绩效提高的原因并非源自企业效率的提高,而主要来源于央企的垄断地位,这不利于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改革需要破除国有企业的垄断。
不过,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明确表示,中央企业并不存在垄断,只有个别带有垄断色彩的企业。“垄断问题非常容易讲,我们内部真正经营具有垄断色彩的,最典型是七家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三个电信。他认为,中央企业不都是垄断企业,垄断企业是少数,竞争性的是大多数。而且竞争性企业这几年发展速度要更快。
“国有企业要有新的发展,每年都需要新的投入,如果财政不拨款就应该用企业的利润留成。很多人现在认为国企截留利润用来给高管和员工发工资了,其实企业利润和企业工资是不搭界的,是两条线,关于国企高管的工资,国资委是有严格规定的。最基本的原理都没有搞明白就在那里嚷嚷,很让人费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对媒体表示,“有学者说国家给国有银行注资那么多,国有银行利润竟然一分钱不上缴,这不是事实,我们工行每年现金利润上缴50%,所以说许多地方都被外界所误解了。”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张春晓表示,“因为市场经济一直是动态,中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是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的,对中央企业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
张春晓表示,“投资空间是相对的,国有企业的发展,从静态看好像是挤占了民间投资,但是从动态看不仅不会缩小投资空间,相反因为市场的需求而扩大了投资空间。分析我国行业的产业链,基本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进退之辩
社会上有不少人将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一些兼并、收购和重组的事件说成是“国进民退”,认为这是与“民”争利。
在“国进民退”争论中,山西煤矿重组被作为重要案例证明。
但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认为,社会上所传山西整合重组大搞“国进民退”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应该是“大进小退”、“优进劣退”,这样做,更有利于优质煤炭企业做强做大。在产煤大县柳林,8个整合主体中,有7个是民营企业;在吕梁市,民营企业占整合主体的60%,产能也将占到60%。
而对于中粮入主蒙牛一事,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保育均认为,“中粮入股蒙牛和国有企业炒地皮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情,不能混为一谈。从实际效果说,中粮入股帮助蒙牛解决了资金困难。中粮入股蒙牛不是以大吃小,是大帮小,国帮民,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一些媒体把这也归于‘国进民退’,这是混淆了概念,不是一回事,这是中粮和牛根生‘自由恋爱’的结果。”
实际上,早在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重要方针,即国有企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与“民”、“公”与“私”是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此进彼退、相互排挤的关系。
专家表示,“国退民进”也好,“国进民退”也好,都是不科学的提法与概念。企业进退涨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争论谁进谁退没有意义,用所有制来硬套,更没有意义。最好的做法,还是研究一下如何保持和改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无论是从现实,还是长远来看,这一点对国民经济与企业发展可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