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消费电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消费电子
 

2011年7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的专业彩电制造商创维转型

多元化成企业做大做强惟一路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文

多元化成企业做大做强惟一路径最后的专业彩电制造商创维转型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这个曾经两难的选项,如今却有了一致的答案。众多家电企业迫于市场环境必须做大做强而主动选择了多元化扩张之路。

日前,国内最后一家专业彩电制造商创维数码在香港公布了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止的财年业绩报。《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除了营业额达243.39亿港元、利润12.81亿港元、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外,创维曾经确立的彩电专业化发展道路悄然生变,产业布局涉足白电、模具、汽车电子、安防、手机、平板电脑等诸多领域。

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李从想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就当前中国的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来看,规模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多元化与专业化并不矛盾,未来10年创维集团确立了成为全球著名消费电子企业的战略目标。”

多元化狂飙

目前,创维除了立足显示产业,从电视的整机制造向上游的液晶模组、半导体芯片、面板等领域以及机顶盒等下游领域外,还快速向冰箱、洗衣机等白电,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安防、汽车电子等其它领域进行了扩张。创维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张学斌则透露,“创维制定了未来五年实现500亿元营收的战略规划。”

李从想则透露,“创维面对新十年在内部已经确立了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的战略目标,目前来看仅靠彩电这一个产品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寻找多产品的支撑力。应该说,创维制定这一目标是比较谨慎和稳健的,就目前的增长速度和产业布局来看,实现这一目标挑战和机遇同在。”

当年,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执政时,也曾拉开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多元化扩张,进入过手机等领域。不过,随着黄宏生入狱、张学斌全面掌权创维后随即果断退出多元化领域,回归以彩电为主业的显示产业。最具代表的则是当年创维以1元价格转让了旗下的手机业务。

李从想透露,创维在白电市场已“潜伏”了4年多,最终于去年决定全面介入。目前,创维还以“酷开”品牌重新进入手机市场,创维的平板电脑还在全国展开了新一轮的招商。

短短一年间,创维实现了从彩电向其它家电领域的扩张。不过,彩电业务至今仍占据着创维86.4%的市场份额,数字机顶盒及液晶器件业务分别占12.1%及0.5%。白电、汽车电子等业务的市场占比仅为1.0%。对此,李从想表示,“未来创维仍将会保持以彩电为核心主业,其它为辅助产业的发展格局。”

专业化困境

多年前,春兰、澳柯玛等企业掀起的家电多元化扩张最终以失败告终,曾令不少家电业内人士心有余悸,从专业化转战多元化似乎成为众多企业难以逾越的沟。

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来,随着美的、海尔、TCL、长虹、海信等企业的家电多元化扩张风头渐起,特别是“海尔、美的”千亿家电巨头出现,快速点燃了众多家电企业冲击千亿的梦想,多元化则成为所有企业选择“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吸引了专业空调制造商志高、小家电制造商格兰仕都快速启动了多元化扩张战略。

一些坚持专业化发展的家电企业已经触碰到规模扩张的“天花板”,某企业人士指出,“专业化带来的单一产品发展后劲不足、支撑点乏力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当对手都在多元化扩张中实现了企业规模和利润的增长时,很少有企业能耐住寂寞了。”

放眼中国家电业,曾经坚守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在不经意间悄然转型,创维、康佳、TCL、长虹等黑电企业均全面杀入白电市场,而美的、格力则全面杀入小家电领域,海尔更是实现了对家电全产品体系的扩张。

对此,李从想坚称,多元化与专业化并不矛盾,不是“非黑即红”的关系。对于创维集团而言是多元化业务扩张,但对于创维彩电事业部则是专业运营彩电,这样就可以实现企业在规模上的量的扩张和专业领域的质的飞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