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营中的中华老字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齐雯/文
公私合营中的中华老字号
冠生园
由上海民族资本家冼冠生1918年创立,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名牌老字号企业。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冠生园”和“大白兔”。1956年,上海冠生园总店进行公私合营,从此成为国有企业。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冠生园分店,也均被当地政府收编改造。
全聚德
由河北冀县杨家寨人杨寿山1864年创立。1952年,杨家第四代传人难以维持企业发展,将全聚德的歇业请求交到了北京市政府,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提出像全聚德这样的品牌企业必须保留,政府应该给予支持。就这样,北京市政府在1952年对全聚德进行公私合营改造,政府持有50%的股份。
稻香村
苏州稻香村始创于清代乾隆38年(1773年),特色糕点为苏式月饼。北京稻香村始创于光绪21年(1895年)。1953年底开始,大量食品店关门,稻香村幸运地保留了下来。1956年1月,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正式公私合营。
九芝堂
由江苏吴县人劳澄1650年(清顺治七年)在长沙创建。1956年1月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九芝堂第一批敲锣打鼓开始公私合营,并改名“劳九芝堂药店总店”,劳端生出任资方副经理。4月,位于长沙坡子街的铺面改为“公私合营九芝制药厂门市部”。
瑞蚨祥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开业于清朝光绪19年(1893年),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为旧京城“八大祥”之首。1954年,瑞蚨祥响应政府的号召,实行了公私合营。
内联升
始建于公元1853年(清咸丰三年),以生产经营传统产品千层底布鞋而闻名中外。1953年,时值内联升创办100周年之际,企业开始了公私合营改造。1953年国家队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内联升的经营方针发生了重大转变。公私合营之后,一直以“打坐轿人主意”的内联升全面开始“为工农兵服务”。
东来顺
东来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创办于1903年。解放时,东来顺的涮羊肉早已驰名京城。1955年,东来顺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实现公私合资。此后,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民族事业,发扬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统,对东来顺的发展做了大力的扶持和帮助。
中国照相馆
1937年,由江苏武进人吴建屏在上海创办。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照相馆把服务对象转向工人、农民和解放军官兵,首创礼服出租和鲜花专供等服务项目,生意十分兴隆。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后,响应周总理“繁荣北京服务业”的号召,迁往北京。周总理亲自为其选定店址。1956年9月25日,中国照相馆在王府井大街南口正式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