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一带一路”园区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一带一路”园区报道
 

2024年9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

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相辅相成

来源:中国企业报  

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滨州专场推介活动,以“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新质生产力引领品质滨州建设”为主题,把新质生产力和城市高品质建设发展相结合,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青岛峰会是跨国公司与中国合作的高能级平台,也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桥梁纽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都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工作的关键词。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强大引擎。

首先,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集聚全球技术、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分布是全球性的、不均衡的,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我国在应用型技术和规模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基础性、原创性、前沿性技术创新方面仍有不足,与美国、欧盟仍有较大的差距,只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引进全球先进技术和一流人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实现全球先进优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企业是创新知识生产和成果转化的关键枢纽,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细胞,只有在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中,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双向投融资、技术合作等多种途径实现全球要素优化配置,世界500强企业基本都是跨国企业,这也证明开放对于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来支撑,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夯实新质生产力技术基础的重要保障。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科技、教育、人才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学习借鉴国外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等前沿科技领域,推动创新和优化体制机制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国际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稳定我国与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参与和引领新质生产力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参与制定和引领国际规则、标准优势。

同时,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空间新领域。从全球视野看,新质生产力是赢得未来国际竞争优势和主动权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国博弈的焦点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创造和扩大国际市场,满足各国消费者需求,我国的“新三样”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也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对外出口不断增长。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给外资企业提供共享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的新机遇,使外资企业能够利用中国特有的全球最完备产业配套体系和集成优势,共享潜力巨大的超级市场和快速增强的创新活力,从而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加强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深化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使全世界共享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红利,为世界提供优质人才、资本与制度要素。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引擎。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八个“品质滨州”建设,其中“发展品质更高、科创品质更强、开放品质更活”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要求。近年来,滨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成就,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前列,连续7年成为国内外贸百强城市,2023年外资考核居山东省前列。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持续加强与跨国公司开展全面合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条件、创造环境。

(本文根据马建堂在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滨州专场推介活动上的致辞整理,有删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