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周刊
 

2024年8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

共赴星辰大海 共迎美好未来

滨州和广大人才之间的五种最美“依存关系”

来源:中国企业报  

山东省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滨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自2020年在山东省率先设立人才节以来,已经隆重举办五届“滨州人才节”,可以说,“滨州人才节”的辐射面越来越广,“爱滨才会赢”的美誉度越来越高,滨州正成为人才向往、英才荟萃、城才共荣的品质之城。

这次第五届人才节,设置了三个篇章,分别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回答“何以滨州”之问,演绎了滨州这座城市和广大人才五年来“美丽牵手”的故事。我认为,这个“美丽牵手”,本质上就是“城市靠人才、人才靠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最美“依存关系”。今天,我围绕五年来滨州和人才的彼此依存关系,分享一下感受和体会,概括来说就是五种依存关系:滨州和广大人才之间,“相信着你的相信”“滋养着你的滋养”“成就着你的成就”“快乐着你的快乐”“温暖着你的温暖”。

第一种“依存”,“相信着你的相信”

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彼此相信,双向奔赴。

因为相信人才,滨州始终用最大诚意、最高礼遇拥抱人才;因为相信滨州,广大人才选择滨州、兴业滨州。五年来,累计有800多名科技领军人才、7万多名本科及以上大学生,把心放在滨州、把家安在滨州、把事业留在滨州,让滨州实现了“人才净流入”和“人口结构性增长”的转变,也让滨州成为近悦远来、独具特色的人才胜地。

那么,为什么广大人才相信滨州呢?主要是滨州能够给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一是“产业舞台”。滨州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第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2023年,全市工业营收达到1.4万亿元,有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位、15项位居全球第一位,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出了吸引和发挥人才作用的众多产业舞台。二是“创新舞台”。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72%,连续三年位居山东省第一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5.8%,连续两年位居山东省第一位。三是“开放舞台”。开放度越高,人才集聚度越大。在滨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四港联动、四网融通”格局加快构建,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可以说,在滨州人才处处有舞台、处处有机遇。我们将持续厚植产业厚土、创新热土、开放沃土,让更多人才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第二种“依存”,“滋养着你的滋养”

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彼此滋养,一起成长。

滨州带给了人才丰厚滋养,让广大人才绽放出彩;广大人才也滋养着滨州活力之源,让滨州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年来,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实现了一大批产业领域创新突破,形成了滨州和广大人才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

那么,滨州带给人才哪些滋养呢?至少是“三种生态滋养”。一是自然生态滋养。滨州有迷人的河海胜景,94公里黄河穿城而过,181公里海岸线绵延不绝,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让广大人才在“海韵河秀”中怡养身心。二是社会生态滋养。心安是更高层次的平安,我们树牢“平安是基、心安是魂”的理念,在全国率先打造“心安城市”,努力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让广大人才在社会熏陶中心安顺遂。三是人文生态滋养。滨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齐文化、吕剧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孕育了孙武、伏生、刘徽、范仲淹、杜受田等圣贤名士,传承着高尚的家国情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广大人才在耳濡目染中润泽心灵。

可以说,在滨州广大人才呈现出“元气满满”的状态。我们将持续营造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让人才汲取更多的精神滋养和奋进力量。

第三种“依存”,“成就着你的成就”

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彼此成就,共赢未来。

滨州成就了人才,为广大人才厚植了成长成才的坚实根基;人才也成就了滨州,为滨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战略性、突破性、引领性变化,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等5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山东省第一位,GDP、进出口等13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山东省前5位。

那么,滨州怎样成就人才呢?主要做法可以简要概括为“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学业有成”,让人才“学得好”。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构建“五院十校N基地”格局,完善“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的“三即”职教模式,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到77%,五年来培养了10万多名高技能人才,滨州获评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一手抓“事业有成”,让人才“干得好”。我们设立1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实施“渤海英才”优化提升工程、优秀青年人才启航工程、“渤海工匠”铸造工程,连续六年举办“赢在滨州”高层次人才“双创”大赛,成就了一大批产业“帅才”、科创“英才”、智造“匠才”。

可以说,在滨州广大人才大放异彩、未来可期。我们将持续打造更高水平的成才高地,让更多人才在滨州播种希望、挥洒青春、成就美好!

第四种“依存”,“快乐着你的快乐”

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彼此快乐,携手逐梦。

滨州这座城市让人才快乐无忧,成为大家逐梦路上的坚强后盾;人才的集聚也让滨州底气十足,成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五年来,滨州积极助力广大人才寻梦、逐梦、圆梦,越来越多的人才在滨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挑大梁、唱主角、当主力,在拼搏奋斗中书写了最美、最快乐的“诗和远方”,托起了滨州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那么,滨州靠什么让人才快乐呢?主要靠的就是“三个真”。一是“真金白银”的政策。我们全面优化有保障、有回报、有温度的人才政策环境,接续推出“5.0版”人才新政,设立2亿元人才建设资金,有10项补助性政策含金量全省领先,五年来,共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资金6.2亿元。二是“真心实意”的支持。我们用“真心”换“真情”、用“实意”换“满意”,率先在山东省建立企业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编制制度,切实让人才吃下“定心丸”;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企业人才分类自主评价,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帽子”看业绩,让企业和人才活力动力竞相奔涌。三是“真诚服务”的态度。我们把“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创新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家实现梦想5939个,解决了一大批企业人才所急所忧难题。

可以说,在滨州广大人才很吃香、很快乐。我们将持续营造礼敬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让各类人才在滨州如鱼得水、如沐春风!

第五种“依存”,“温暖着你的温暖”

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彼此温暖,相互陪伴。

滨州始终把人才“当家人”,给予家一般的温暖与陪伴;广大人才也把滨州“当家乡”,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五年来,滨州和广大人才一路风雨同舟、风雨无阻、风雨兼程,在滨州大地上,时时处处涌现出广大人才奉献滨州、感动滨州、温暖滨州的靓丽身影,共同描绘了一幅风调雨顺、风和日丽、风生水起的美丽画卷。

那么,滨州怎样温暖人才呢?主要是为人才提供“宜居安家、生活如家、休闲享家”的“滨周到”服务。一是让人才“宜居安家”。致力于让人才有家的“归属感”,我们实施人才安居工程,1万套人才公寓2年免费“拎包入住”,对首次来滨购房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购房补助,切实让人才安居乐业、心有所属。二是让人才“生活如家”。致力于让人才有家的“获得感”,我们开辟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绿色通道”,对来滨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生,每月分别给予最高7500元、3000元、1500元生活补助,目前已累计发放购房、生活补助4.4亿元。三是让人才“休闲享家”。致力于让人才有家的“舒适感”,我们建设了一批青年友好街区、青鸟驿站、工会E家,正在积极打造国家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国家体育公园城市、康养示范城市。

可以说,在滨州广大人才都能感受到家的关怀、享受到家的温暖。我们将持续彰显滨州的温度、倾尽滨州的热情,让广大人才切身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

五年来,滨州与广大人才彼此相信、彼此滋养、彼此成就、彼此快乐、彼此温暖,践行了“双向奔赴”的牵手之约,演绎了“人城依存”的精彩乐章。在今天会议上,我们将启动黄河流域九省校地人才协作创新行动,鲁西五市将签约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合作项目,在人才节期间,还有100多个各类项目签约。可以说,当前的滨州,新质生产力澎湃而起,高质量发展突破跃升,正在携手更多天下英才一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在滨州多走一走、多转一转、多看一看,与滨州达成更多人才合作、产业合作、项目合作。

我们热切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才与滨州牵手,同滨州依存,共赴星辰大海,共迎美好未来。

我们郑重承诺,竭力提供最贴心政策、最暖心服务、最安心环境,助力广大人才在滨州绽放芳华,实现人生价值!

(本文根据宋永祥在第五届滨州人才节启动仪式暨黄河流域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上的主旨讲话整理,有删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