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全国两会特别策划·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全国两会特别策划·文化
 

2022年3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宝成: 弘扬中医文化,薪火传承守护国民脊柱健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邢侠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和实施,“健康中国”升级成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行动需要上下齐心,既要有政府、社会的推动,也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共建共享健康生活。

作为一名普通的正骨师,上海宝成脊护养生馆创始人刘宝成,用一双手服务了数万人,将传统医学发扬光大,守护脊椎这条“生命通道”,同时也助力企业家群体解决亚健康问题,以个体服务全局,为健康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入古出新守护脊椎“顶梁柱”

正骨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早在元代官方医疗制度中就设有“正骨兼金镞科”。千年来正骨术解救了无数民间疾苦,而如何做好正骨在古代与现代间的传承进步,师古而不泥古,博采众家,融会贯通,成为刘宝成多年来探索实践的目标。

刘宝成出生于中医世家,7岁就开始学习扎针灸,少年时代师从名医,悬壶济世成为他一生的追求。机缘巧合下,刘宝成赴日学习,在那里接触到日式脊柱矫正术,取其所长,同时也融合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病理诊断,最终形成了自成一派的脊柱平衡技法,重点调理脊柱问题和因脊柱问题而引起的各种亚健康问题。

“我们采用的是柔性正骨手法,手法相对轻柔,但是效果稳且准,也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刘宝成介绍,另外一个强项则是特色展筋术,可以舒展筋骨。

全心解决企业家亚健康问题

在日本20年间,刘宝成的中医整脊正骨术获得认可,不仅为市民服务十万人次以上,也成为政商高层人士的特聘治疗师,并在东京开设了大型连锁店,成功将中华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2013年,刘宝成思乡情切,返回祖国后他发现,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富贵病”也找上门,甚至成为当代主流现象。尤其是一些久坐办公室的职员,普遍存在脊椎问题,这让他决定将事业重心转回国内。

归国后,刘宝成在上海闵行创立起一番事业,一个特别的群体却引发他的注意,那就是中国企业家。据《2020年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八成高净值人群受健康困扰,六成以上的人患有慢性病,颈椎异常在企业家中的检出率最高,达到66.90%。“很多创业者往往都是白手起家,年轻的时候吃过苦受过累受过伤,落下了病根,但他们忘我拼搏,身体不舒服也咬牙硬挺。”刘宝成介绍,有些企业家严重到失去行动能力,甚至被抬着前来就医。“我很自豪能够用这双手帮助企业家恢复健康,精神饱满地重新投入工作,以我的绵薄之力贡献一份心力。”

刘宝成发现,企业家群体亚健康问题严重,不仅在拼搏事业过程中积劳成疾,事业渐有起色后又疲于应酬,加上营养过剩都影响身体健康,带来糖尿病等各种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许多经刘宝成医治的企业家都变成了他的朋友,在其指导下,晒日光浴、做运动,逐步培养起健康的生活方式,治标也治了本,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回国几年来,刘宝成救治了3万多病人,这当中有企业家,但更多的还是以普通人为主。为了发扬医者仁心,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免费为社区街道五保户提供治疗,老人身体不方便,他就派人每天到患者家中施治。“助人的同时我也感觉很开心,相较金钱,这样反而更有满足感。”

薪火传承守护国民健康

正骨术历经千年,成为弥足珍贵的财富,然而对年轻人来说却逐渐变得陌生,面临着传承危机。正骨不是简单的按摩和掰拉,手法不当甚至可能危害健康。在他看来,正骨师需要系统规范化的培训,不仅要学习技术手法,还要了解背后的病理知识。

意识到正骨技艺后继乏人,刘宝成逐渐将工作重心倾向培训领域,目前他获邀为松江区大健康产业项目担任技术总监,并且也在培养学徒。他感叹,“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正骨不感兴趣,觉得这是服务行业,并且学艺过程也很耗费时间,想赚快钱是不可能的。”

为了将中华传统正骨技艺传承下去,刘宝成的培训免除学费,手把手地带徒弟。在他带出来的徒弟当中,有些人已经小有成就,甚至成为当地的专家。

谈到未来规划,刘宝成希望培养自己的团队,未来开设更多工作室,“希望能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为更广大人群服务,为每一位病人解除身体病痛,成为推动国民大健康事业发展的一分子。”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