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两会长镜头·民企融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两会长镜头·民企融资
 

2022年3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省汝阳县鑫星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锦杰:

优化融资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来源:中国企业报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鑫星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今年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公司主营矿产品的采选,旗下拥有米沟矿区8.8平方公里的矿产资源的开采权,涉及金、银、铅、铜及其他伴生矿产,建有500吨规模的选厂一座,主导产品有铜精粉、铅精粉、银精粉等。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创建绿色矿山、和谐矿山。自公司成立以来,累计组织机械设备、出工出料为当地扩建山村道路数公里,架设桥梁十余座,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山村群众的出行,打造了数口深水井,为矿区附近三个行政村几百口人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为当地老百姓累计提供工作岗位数十个,帮助脱贫十余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增加了碎石设备,将各个硐口在采挖过程中产生的渣石予以破碎,既恢复了原有山体的地貌,保护了周边地理环境,又创造了营收项目,增加了公司收益,实现了环保和增收的双赢。

公司坚定认为安全生产才是第一生产力,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主导方针,花费大量资金建立健全了以下六大系统:

一是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矿井下一氧化碳气体浓度、风速、地压等检测项目的动态监控,为井下安全管理及救援提供决策、调度和指挥的依据。

二是压风自救系统,在生产场所附近固定自救装置,为生产人员在事故发生时打开压气阀门自救,赢得救援时间。

三是供水施救系统,在工作面、躲避硐室和其他人员密集地点设置供水装置,保证灾变时期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应急供水。

四是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和移动设备的总数和分布状况。

五是通讯联络系统,实现井上下和各个作业面的通信通畅,为防灾抗灾和快速抢险提供准确的信息。

六是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立自救器、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实现矿井下灾害突发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避险,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应急的生存空间。

六大系统的建立健全,是公司“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从硬件设施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另一方面,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全面排查风险点、风险因素和危险源,加强对风险的管控,提高企业本质安全。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与此同时,公司紧抓员工教育,建立完整的安全培训计划,通过岗前培训、定期培训,每日班前、班后会议等形式,持续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学习,进行风险辨识,形成风险清单,绘制风险分级图,制定岗位风险告知栏,发放岗位风险告知卡,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了每一个岗位。

为使每位员工了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矿山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矿山有关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等,使他们正确理解、全面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公司建立了领导带班下井制、入井人员登记制、线下线上的安全隐患登记制等一系列安全措施,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了安全生产,公司自成立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由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现场带班,制定了明确的带班下井人员和每月带班下井班次,并进行月度考核。领导下井带班现场及时处置风险,排除隐患,给工作人员吃“定心丸”,给井下工作面的规范施工起到了带头作用,工作风气焕然一新。

通过线下台账线上微信的安全隐患登记制、月度隐患排查考核等一系列安全措施,保障了安全生产。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每年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企业员工联合当地老百姓举行防汛演练、消防演练以及防毒防窒息和爆破反恐等一系列安全演练,以此培养灾难来临时的处置能力,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每一位员工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安全事故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对一个家庭的沉重打击,我们牢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设立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和严格的安全培训与考核制度,让安全思想深入到每一个工作面、每一个岗位的工人心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习更为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企业的综合生产水平,公司下一步将响应国家号召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之路。近期正与某央企磋商合作建厂事宜,项目马上就将推动并落实具体的合作内容。展望未来,鑫星人一定能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非常关注两会代表和委员的议案和提案,为推动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我有如下建言。

一、希望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能尽快落地见效。

二、受疫情影响,当前实体民营企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希望地方政府能提供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三、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帮助民企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大融资力度,破解民企融资困境和发展瓶颈。

四、希望有关方面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乡村绿色农业科技产业的投入,降低融资门槛,促进乡村振兴。

五、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对民营企业搞“一刀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