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企业党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企业党建
 

2021年3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析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文化 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乔东

王利博制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所以,国有企业党建文化必须以党内政治文化为指导,以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为中心,充分体现国有企业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的党性。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党建文化是指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党建工作成功实践中形成的,被上级党组织肯定的,由企业最高党组织大力倡导和推动的,被企业全部党员认可并践行的,并被广大职工群众支持的党建工作使命、党建工作愿景、党建工作价值观、党建工作理念、党建工作规范、党建工作品牌等党建工作的思想文化、行为规范及其整体精神风貌。而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则是指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成功实践中形成的,由企业最高行政组织大力倡导和推动的,被全部职工认为有效而认可,并加以践行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企业经营管理的思想体系、行为规范及其整体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反映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水平的国有企业党建文化,与体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

企业文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自西方引进我国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乃至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国际影响力,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特别是政治思想文化保证。北京智益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益德公司”)先后完成了四家国有企业党建文化咨询项目,并发现和探索出国有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四种模式,即并列式、融合式、统领式、统合式。这四种模式是智益德公司在四家国有企业的不同文化基础,以及不同文化需求基础上形成的。并列式是对一家过去没有明确提出企业文化、党建文化内容的国有企业,分别提炼出企业文化、党建文化两套文化体系;融合式是对一家过去有企业文化内容但需要升级、而没有明确提出党建文化的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升级基础上,提炼出党建文化的理念,并融入到企业文化体系;统领式是指对一家过去没有明确提出企业文化、党建文化内容的国有企业,提炼出一套以党建文化为统领的企业文化体系,即党建文化体系(企业文化体系);统合式是指对一家过去没有明确提出企业文化、党建文化内容的国有企业,提炼出一套企业党建文化体系,并将企业文化的理念融入到企业党建文化体系。

我们从以上四种模式的企业来看,三个企业有着相同的文化基础,即企业文化、党建文化的内容过去都没有,但它们的文化需求则不同,一个需要企业文化、党建文化两套文化体系,一个需要一套既包含党建文化又包含企业文化并以党建文化为统领的文化体系,一个则需要一套包含企业文化内容的企业党建文化体系。另外一个企业,需要一套包含企业党建文化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这四种模式为我们探讨和研究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实际上,不管一个国有企业的文化基础如何,或者他们的文化需求如何,企业文化、党建文化都存在于他们的经营管理实践、党建工作实践中。因为,只要一个国有企业有正常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必然会有相关的经营管理目标、思路、风格、习惯等。同样道理,只要一个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要开展正常的党建工作,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党建工作目标、思想、规范、品牌等。所以,我们认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并行交融型: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并列交融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一个国有企业分别形成企业党建文化、企业文化两套文化体系。其中,企业党建文化体系主要围绕企业党建工作提出党建工作的目标、责任、规范、理念以及开展相关的党建活动和创建相关的党建工作平台等。企业文化体系则主要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出经营管理目标、方针、措施以及经营管理的思想、理念和营造经营管理氛围等等。但是,这种模式还要求,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要彼此将各自的相关内容,融入对方的文化体系中。也就是说,企业党建文化的相关理念要融入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的相关理念也要融入企业党建文化体系。譬如,企业文化体系中有廉政自律的企业党建文化理念,以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遵纪守法。同时,企业党建文化体系中也有引领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二、合并单一型: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合并为一个文化体系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企业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合并融合为一套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既包含企业党建文化的内容,又包含企业文化的内容,或者说,既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又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这套文化体系以企业党建文化(企业文化)或者企业文化(企业党建文化)的形式出现。这就是说,企业党建文化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党建文化,二者合二为一。这就相当于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是同一个人一样。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决策方向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在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党建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决策方向,企业文化则展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方向。这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的具体表现。

三、党建主导型:包含企业文化内容的企业党建文化体系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企业文化的内容融入企业党建文化体系,最终以企业党建文化的形式出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文化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些不仅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文化的重要目的,也包含了企业文化的主要目标。因为,企业文化会通过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四、经营主导型:包含企业党建文化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企业党建文化的内容融入企业文化体系,最终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出现。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经营管理文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宣传语以及营销理念、管理理念、安全理念、人才理念等经营管理理念。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包括很多的工作,譬如营销工作、生产工作、财务工作、安全工作、技术工作等等。与这些工作相对应的一般都会有营销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安全部门、技术部门等等。企业党建工作也属于企业的一项工作,也有专门的党建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党建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党建文化的内容理应成为企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譬如,廉洁自律的企业党建文化理念,和其他经营管理理念是一样的,也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企业党建文化的政治属性,使得它与其他经营管理理念有着本质区别。

五、党建引领型:党建引领的企业文化体系

这种模式不属于以上四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是当前最常见的模式。因为,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形成并提炼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建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专业部门,设置了企业文化专业岗位,并配备了企业文化专业人才。即使暂时没有形成和提炼出企业文化体系的国有企业,也知道去寻找专业的企业文化咨询机构,帮助自己提炼出企业文化体系,打造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体系相比,企业党建文化的形成和提炼在很多国有企业刚刚起步,一些国有企业甚至还没有完全掌握企业党建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内容。但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有企业必须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此,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必须以党建为引领。这是当前和未来的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一项政治任务。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专门制定并推出了《新时代国企党建+企业文化工作指南》。可见,以党建为引领的企业文化体系是当前最普遍的一种模式。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