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一带一路”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一带一路”文苑
 

2020年8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丝绸之路

从蓬莱到罗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高洪雷

王利博制图

作者简介

高洪雷

山东新泰人,生于1964年4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另一半中国史》被译成7种文字出版,《大写西域》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华民族的故事》被评为年度桂冠童书,另有《另一种文明》《楼兰啊楼兰》《名人故事》等书出版。

(上接2020年8月11日Z04版)

迫于边令诚的淫威,新上任的将领冒险出击,中了叛军埋伏,以至于全军覆没,边令诚也当了俘虏。后来,边令诚侥幸逃回唐营。唐肃宗李亨一见边令诚,便命令手下将其拖出辕门斩首。边令诚辩解说:“我对唐的忠心,天地可鉴啊!”但李亨愤愤地回应道:“出卖战友的小人,留之何用?!”

有感于高仙芝与边令诚的故事,我想起一则寓言:一个盲人打着灯笼徐徐而行,路人不解,询问缘由,盲人回答:“听说天黑以后,世人跟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点灯为他们照亮道路。”路人称赞他:“原来你是为了众人才点灯,很有善心啊!”盲人说:“其实也是为自己点灯,因为点了灯,黑夜里别人就能看见我,也才不至于撞倒我。”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怛逻斯之役的双方主帅,没有死在战场的搏杀中,却成为各自效忠君主的刀下鬼。

八、光自东方来

长夜已尽,噩梦难醒。在怛逻斯之战中被俘的万余名唐军,被押解到呼罗珊重镇撒马尔罕。其中骁勇善战的士兵,被分散安置到黑衣大食常备军中;手工业技术者,被安排到手工作坊。其中的几个滤纸工匠,在撒马尔罕的第一座穆斯林世界造纸坊里,将中国造纸术的谜底揭开。

在被俘官兵里,有一个名叫杜环的文官,被作为重要战俘送到黑衣大食首都亚俱罗(今伊拉克库法)。幸运的是,对方不但未限制他的行动自由,还让他随黑衣大食军团参与了几次军事行动。杜环抓住机会,游历了中亚、西亚、北非的十几个国家。他在游记《经行记》中透露,此次西行的最重要感受,就是见证了大秦外科医术和造纸术的西传。他在谈到大秦外科手术时说:“善医眼与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对于造纸术的西传,他说,被俘的唐人,除了士兵,还有很多能工巧匠,如金匠、银匠、造纸匠等,这些能工巧匠都在当地安了家,并且开了第一个造纸坊。当地人对于唐人能够将树皮、渔网等物品化腐朽为神奇很是惊奇,于是纷纷虚心学习。正是这些被俘的唐朝工匠,将瓷器、画工、纺织等技艺传入中东。

在同时期的西方,记录文字通常使用羊皮,还有一种是被称为“纸草”的莎草科植物,取其茎纵向切成薄片,晾干后也可用于书写。但无论是羊皮,还是纸草,都远不及中国纸携带方便、易于书写。考古发掘证实,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工匠就发明了造纸术,开始取代笨重的竹简和贵重的缣帛。东汉时期,宦官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造出了一种质量优于西汉、能够批量生产的“蔡侯纸”。到了唐代,已经发明出麻纸、桑皮纸、藤纸、竹纸、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等各种原料制作的纸张。与丝绸、瓷器一样,中国纸张也通过丝路向西方输出,但价格一直十分昂贵。因此,获取中国的造纸技术,一直是中亚和西方的梦想。

中国俘虏的到来,使一切变得简单了。很快,撒马尔罕这个丝路重镇,因为造纸业的兴盛更加闻名。在今天的伊朗语中,中国式宣纸还被称为“撒马尔罕纸”。

“要把造纸坊开到巴格达!”发指令的,是黑衣大食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很快,黑衣大食和周边伊斯兰小国有了中国式造纸坊,还有了以抄书为业的作坊,继而引发了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使得阿拉伯文明一度跃居世界前列。

为了保持这种领先,阿拉伯人对关键技术实施了严密封锁,就像如今天天喊着打破技术壁垒的美国绝不把核心技术卖给中国一样。造纸术最关键、也最机密的技术是制浆,因此阿拉伯人把制浆部分的生产安排在极为偏僻的地方,并且派兵把守,这才使得阿拉伯垄断造纸技术达400年之久。

即便如此,中国造纸术还是以科技穿透时空的力量,在11世纪之后传播到摩洛哥、西班牙、意大利,在客观上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 ——《大唐西域记》

一、感化不信佛的国王

玄奘从怛逻斯城向西南行,经白水城、石国,越过大沙碛,进入3000多里外的飒秣建国。

在汉语史籍中,这个国家叫康国。玄奘到达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时惊奇地发现,城市内城东门居然叫“中国门”。

在玄奘眼里,这是一个周长20余里的庞大城市,城垣坚固,居民众多,遥远地方的珍宝与特产,多汇聚到这个国家;当地手工艺技术,在附近地区首屈一指。国王刚烈勇毅,国内盛产勇士。这些勇士,性格勇烈,视死如归,所向无敌。远近各国纷纷仿效它的举止和威仪,所以这是一个带有示范性的国家。

显而易见,这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歇脚之地,可以让玄奘停下疲劳的脚步,调整疲惫的身心。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因为这个国家,从国王到百姓都不信佛教,他们信仰的是拜火教。如果有佛僧到访,住到城内仅有的两座庙里的话,就会遭到当地人放火驱赶,因为在他们看来,拜火教崇尚光明,佛教代表愚暗,因此要放火驱散邪恶。为此,玄奘不可能从这个国家得到他一路上几乎已经习惯的盛情款待。《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刚到时,国王很冷漠。但看在统叶护可汗的面子上,这个国王还是见了玄奘。

假若是一般僧侣,见这个国家不信佛,对佛教也没有善意,反正国王也接见了我,请给我补充点粮和水,换几匹马,就扬长而去了。但玄奘不一样,他不会轻易放弃感化一国国王乃至国民,使其皈依佛教的任何机会。

在佛学上造诣精深的玄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大师,他非常善于化敌为友,深谙因人施教之道,绝不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一样,唠唠叨叨,言不及义。于是,他抓住国王接见的机会,展开了循循善诱、由表及里、丝丝入扣、催人深省的佛学攻势。现场出现了戏剧性一幕——国王“欢喜请受斋戒”,对玄奘“遂致殷重”。也就是说,国王愉快接受了佛教的斋戒礼仪,对玄奘的态度也变得殷切和尊重起来。

玄奘折服了国王,并不代表能一下子改变国民的信仰。很快,城里发生了一个小冲突。

当时,从高昌伴随玄奘西行的两个小僧人,发现城里有两座庙,就去烧香礼佛,结果被两个拜火教徒放火驱赶出来。两位小僧人又惊又怕,赶忙跑回来向玄奘报告,让他向国王反映这一恶性事件。尽管此前这个国家以火驱赶僧人并不稀奇,但如今国王已被佛教感化,所以闻报大怒,下令捉拿放火人,然后召集全城百姓,要当众砍去两个放火人的双手,以儆效尤。

按说,这是强制推广佛法的好时机,但是,玄奘却公开站出来,劝说国王不要对两个放火人施以酷刑。玄奘此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和得道高僧,他一向不认可这种血淋淋的刑罚,此时站出来劝阻国王,会使在场的人切身感受到佛法的宽宏大量和慈悲为怀。于是,国王听从了玄奘劝告,只是将两个人打了几棍子,赶出城了事。

此事过后,百姓都去念经拜佛,国家经常举办佛事活动,被剃度的僧人也住进了两座庙里。

不久, 玄奘就打马南下前往印度了。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产生世界级宗教、哲学、文化的地方,是香料和大象的故乡,但我不能说得太多,否则这本书剩下的篇幅都得用来描述它。

二、最早的撒马尔罕城

如今的中亚,经常被以负面的方式界定,被认为是附近各大文明国家的化外之地。但拨开岁月烟云,翻开历史典籍,挖开考古地层就可以发现,这绝非只是旅人暂时歇脚的中转站,而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超大型历史都市的地方,撒马尔罕就是明证。

(下转Z02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