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Z02版)
上一章讲到,679年建立的碎叶镇,前几任镇守使尚且是唐本土出身的将军。当勉力维持到714年,就换成了突厥出身的阿史那献。
后来,另一个人看上了这个位置,他叫苏禄,本是突骑施可汗守忠的部将,守忠死后被推举为酋长。他这个酋长可不是白给的,而是凭借智慧、履历和人气得来的,可谓水到渠成,众望所归。他掌权后,更是把人格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既赏罚严明,又体恤部属,十姓部落纷纷投奔了他。不久,他就拥有了让中亚大地颤抖的本钱——20万部众,开始自称可汗。
我个子比你高,你凭什么是中锋?作为异姓突厥势力的代表,苏禄必然与唐朝册封的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产生摩擦。715年,唐朝授苏禄为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了不起的官职,其实是一个没有地盘的虚衔,这就好比一个偏心的裁判,为了安抚这个本该当中锋的大个子,将他列入了替补阵容,但始终不安排他上场。如此策略,不知是由唐朝群臣所议定,还是出于公认英名盖世的唐玄宗之手?今天看来,我仍为唐这一犹豫而矛盾的策略而汗颜。
一个人的高速路,往往是另一个人的灾难。718年,苏禄可汗率20万大军南下,一举攻克了阿史那献驻扎的碎叶城,并以碎叶为都城,重建了突骑施汗国。
719年,即便一万个不情愿,唐朝仍然遣使来到碎叶城,册封苏禄为可汗,并按照他的要求,将碎叶公开出让给他作为牙庭。就这样,苏禄取代阿史那氏,成为整个西突厥的可汗,完全控制了包括怛逻斯在内的西突厥旧地。
不久,为把这种所谓的“臣属关系”烧得火热,唐朝又续了一把柴,将交河公主遣嫁苏禄。
显而易见,唐朝之所以把碎叶让给他,把公主嫁给他,绝不是唐朝喜欢他,而是因为他有利用价值。于是,他将计就计,愉快地迎娶了交河公主,然后又“南通吐蕃、东附突厥,突厥及吐蕃亦嫁女与苏禄。既以三国女为可敦,又分立数子为叶护。” 就这样,他通过与三方的政治联姻,建立了巩固的东翼。
在西翼,苏禄同样毫不含糊。面对数次越过锡尔河的白衣大食远征军,他采取了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策略。718年,白衣大食军北征,被苏禄大军包围,付出了大量赎金才得以脱身。时隔两年,苏禄帮助粟特摆脱了白衣大食,还迎头痛击了前来征讨的呼罗珊总督。724年,白衣大食攻入唐朝属国拔汗那(汉代称大宛),苏禄配合唐军给了白衣大食以沉重打击,使白衣大食此前占领的中亚土地全部丧失。此后6年,苏禄与白衣大食数次交战,败少胜多,直到成为西域第一军事巨头。
渐渐地,苏禄变得趾高气扬,忘乎所以,再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726年,交河公主派牙官赶着一千多匹马到安西去卖,又派使者向安西都护杜暹带去了自己的教令。杜暹大怒:“阿史那怀道的女儿,有什么资格向我宣读命令!”下令杖击使者,然后将使者和马匹扣留。经过一场大雪,马匹全部被冻死。苏禄大怒,借口在互市中吃了亏,于第二年发兵围困安西都护府驻地。唐玄宗息事宁人,把涉事人——安西都护杜暹调回长安。吵架的人走了,苏禄仍拒不撤兵。
734年,北庭都护刘涣误信他人之言,斩杀了突骑施小头目阙俟斤。按照常规,受害人所在的部族可以向朝廷申诉,如果朝廷故意包庇,苏禄还可以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但这时的苏禄已经膨胀到了极点,哪还管什么常规和朝廷,而是直接发兵攻入北庭都护府辖区。这一次,唐玄宗也感觉理亏,并未包庇肇事者,甚至以命抵命,以擅杀罪处死了刘涣。谁料,苏禄不但不肯罢兵,反而联合吐蕃疯狂攻击安西四镇,还公开抢劫过路客商与使者,阻断了驼铃声声的伟大丝路。
唐玄宗万万想不到,自己精心培植的对抗白衣大食渗透的苏禄,居然成为比大食还要危险的敌人,简直就是一个唐版“养虎为患”的故事。万般无奈之下,唐只得与之前的敌人白衣大食寻求联合,共同对付尾大不掉的突骑施。形同后来的北宋与大金国联合对付大辽国一样。
在风口上能飞起来的,一定是鹰,而绝不是猪。尽管这个骑马射箭的部落足够肥壮,也雄心勃勃,但因为缺少文化与信仰的翅膀,终究没能飞起来。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唐和高举伊斯兰圣战大旗的白衣大食夹击下,苏禄首尾难顾,一败再败,萦绕在他头顶的不败光环迅速消失。738年,苏禄可汗被部将莫贺达干所杀。苏禄之死,标志着突骑施时代的结束。
随着苏禄政权的垮台,唐与白衣大食之间的战略屏障随之消失,两大帝国不得不直面彼此。而国际政治的铁律就是:任何两个相邻的政体,都会有某种可能,让他们迅速向对方宣战。
这一切,是拜苏禄所赐吗?不,应该是唐玄宗自作自受。
四、名将出场
下一幕出场的,是一位有着外国血统的大唐将军。
他叫高仙芝,祖上本是高句丽大户,在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后被唐朝强制迁往中原。小时候,高仙芝就随父亲高舍鸡到河西从军,父子俩一同被编入了安西都护府军。
他不仅拥有东北人高大的身形、爽朗的眉毛、挺拔的鼻梁和逼人的英气,还有一身好武艺,尤其精于骑射,二十多岁便被任命为游击将军。不知哪里出了问题,他的两个上司——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碛西节度使盖嘉运就是看不上他,不让他带兵打仗,不给他升职。
其实这也正常,因为宝石自身是不能发光的。后来,疏勒镇守使夫蒙灵詧发现了他的军事禀赋,给了他表现的机会。
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个精彩。那段时间,高仙芝显得特别亢奋,也特别冷静,每一战都是急先锋,每一战都力求完胜。
739年秋,突骑施在碎叶城发动叛乱,占据了怛逻斯。碛西节度使盖嘉运领兵进攻碎叶城,却陷入了碎叶城和怛逻斯叛军的两面夹击。危急时刻,盖嘉运要求疏勒派兵驰援。接到命令,夫蒙灵詧以高仙芝为先锋,昼夜兼程,闪电般穿越疏勒西北的铁列克山口,与拔汗那军队成功汇合,然后一举攻克怛逻斯。被成功解救的盖嘉运,见到已是夫蒙灵詧手下第一悍将的高仙芝,上前轻抚着老部下的背,心中五味杂陈。他最想说的话,一定是“我看走眼了”。
时隔两年,碎叶城又遭到西突厥达奚部围攻。还是夫蒙灵詧和高仙芝快速出兵,让敌人尝到了闪电战和歼灭战的双重滋味。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能力一定是比出来的。由此,夫蒙灵詧被公认为“闪电战专家”,并从疏勒镇守使突击提拔为安西四镇节度使,部将高仙芝也荣升安西节度副使。
下一年,青藏高原霸主——吐蕃以和亲的办法收服了小勃律王,附近的20多个小国也纷纷倒向吐蕃。受吐蕃指使,小勃律截断了丝绸之路,导致中世纪巨大的丝绸和香料贸易突然停顿下来。但是,这是一种数百年来,使无数国家和人受益的贸易,所有试图使它停止的人,必然成为人神共愤的对象。
又到了“天可汗”——大唐皇帝主持公道的时候了。唐玄宗再一次把征讨小勃律的任务交给了新提拔的夫蒙灵詧,当然也想顺便考察一下这个“常胜将军”的含金量。夫蒙灵詧很想得开,把这次接受考验的机会留给了助手高仙芝。他给唐玄宗的上奏中说:“节度副使高仙芝堪当此任。”言外之意,杀鸡焉用牛刀。
唐玄宗不认识高仙芝,所以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相信了夫蒙灵詧,擢升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
真正的英雄从不放过任何扬名立万的机会。747年8月,高仙芝以疏勒守捉使为先锋,拔换守捉使为后应,他与部下封常清统领中军,浩浩荡荡跨入小勃律边境。时任监军叫边令诚,一个来自李隆基身边的宦官。
这个宦官,是我们不得不说的人物,也是高仙芝、封常清一生避不开的瘟神。他中等身材,高鼻梁,嘴上没有一根毛,一双冷冰冰的小眼睛,眉毛几乎拧在一起,脸上永远带着一种痛苦的微笑,就好像已经憋不住了,非上厕所不可的表情。第一次见到这张脸,高仙芝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由于边令诚怕死,高仙芝只好留下他率老弱士卒驻守一座刚刚占领的城池,自己亲率主力进逼坦驹岭。要想翻越坦驹岭山口,只有沿冰川而上,别无他途。唐军以必死的决心,沿陡峭而湿滑的冰川攀援而上,终于越过山口,击溃了小勃律叛军,活捉了小勃律王。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坦驹岭大战”。
战后,葱岭以西的白衣大食等72个国家受到强烈震慑,纷纷遣使来到长安,表示与唐永结睦邻。
高仙芝胜利班师,带着数不清的战利品和一大批垂头丧气的俘虏。大军走到播密川,高仙芝再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与豪迈,命令手下刘单在河边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报捷。
依照程序,作为行营节度使,高仙芝可以直接向朝廷报告战况。但行营节度使乃战时职务,他的常任职务仍旧是安西节度副使,他还是夫蒙灵詧的部下。因此,这一“越级上报”之举,引起了夫蒙灵詧的强烈不满。
透过千年时空,我能理解这位上级的心情。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然规律;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人生必然;父母养育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就是进化。对此,历尽沧桑的他并非不明白,只是不甘心,就像许多临近退休的官员总是变着法子多干几天一样。
当高仙芝一行回到都护府,夫蒙灵詧不仅未派一人出面迎接,而且一见面就破口大骂:“吃狗屎的高丽奴,你的于阗使是谁举荐的?你的焉耆镇守使是谁举荐的?你的安西副都护使是谁举荐的?你的安西都知兵马使是谁举荐的?你竟敢绕过我擅自奏捷!老子要不是看你立了大功的份上,立马砍了你的脑袋!”
骂完高仙芝,他又瞪着起草报捷书的刘单吼叫:“就你会起草诏书吗?!”
没有挨骂的,只有宦官边令诚。尽管如此,这位宦官还是一脸的不快。他怕死与冷漠,却看不惯别人的冷漠,于是就将此事密报给了皇帝,在客观上帮了高仙芝一个大忙。史载,他在密报里愤愤不平地说:“仙芝立下奇功反而受到死亡的威胁,以后谁还替朝廷卖命?!”
年底,李隆基宣布撤销夫蒙灵詧的职务,调回关内;任命高仙芝为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改小勃律国号为归仁,派归仁军驻守;被押解进京的小勃律王给予赦免,留在长安做皇帝的侍卫。
小勃律被破后,吐蕃仍不甘心,暗地支持印度北部的羯师国进攻小勃律。与唐关系密切的吐火罗也感受到了威胁,请求唐朝适当教训一下羯师国。高仙芝再次奉命远征。他居然选择在最为寒冷的冬季翻越葱岭,再一次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从749年十一月初五接到奏书算起,到第二年二月击败羯师国,只用了短短4个月,其山地行军艺术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两次长途奔袭的胜利,为高仙芝赢得了“山地之王”的美誉。
五、导火索
远征小勃律、击破羯师国,虽然正值唐开元盛世,但总体来说,唐朝在西域的控制力正自东向西递减。伊州、西州、庭州,属唐朝经营西域的“大本营”,赋税、户籍及行政体制与中原州县基本相同。以龟兹、于阗、碎叶、疏勒四镇为核心的羁縻统治区,长官由本部首领担任,可以世袭,赋税、徭役也比内地州县轻得多,但在四镇驻有重兵,是唐朝控制西域的“武力后盾”。再往西的各地属国,名义上是羁縻府州,但仅与唐保持朝贡、册封关系,唐也不驻军镇守,所以是唐朝统治最薄弱的区域。
一天,这个唐朝统治最薄弱的区域,有人站出来挑战唐的权威。原为大宛都督府的石国,不纳信使、不接诏令倒也罢了,居然格杀唐带队使者,毁坏使节,将使团赶进了荒漠,致使使团成员仅一人生还。这个恶性事件,彻底激怒了高仙芝。只是,他还在征讨羯师国的路上,一时没法分身。
接下来,假如石国低调一点,或者采取一点儿补救措施,唐朝和高仙芝或许表现得不会那么激烈。但就像一个入过户的小偷一样,想让他自动收手是不可能的。在制造杀使事件之后,石国国王又与黄姓突骑施、九姓粟特胡结成反唐同盟,对唐朝属国拔汗那形成了三面围攻之势。
750年初秋,拔汗那王遣使赴唐,痛陈石国之害,请求出兵增援。唐玄宗很是生气,老账新账一起算,要求安西都护府出兵灭掉石国。诏令到达西域时,正值高仙芝从羯师胜利班师。随从们听见,高仙芝的牙咬得“咯嘣”响。
(下转Z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