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学习贯彻企业家座谈会精神·专家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学习贯彻企业家座谈会精神·专家解读
 

2020年8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专家学者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中国企业报  

黄奇帆
韩保江
王尧基
苏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

系统理解“内需体系”丰富含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新形势下,总书记的论述不是简单的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不是因个别国家企图与我国脱钩、对我国围堵而迫不得已的内敛收缩,而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展望“十四五”,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应当成为我们谋划中国经济下一程的重点内容。

黄奇帆说,“完整的内需体系”不是简单地讨论内需是什么,而是要在深刻把握“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的时代背景,从形成内需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什么样的条件、有什么样的机制等维度,系统理解“内需体系”的丰富含义。

首先,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以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为着力点。

当前,广大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各级政府在开展“六保”“六稳”中最为关键的是要采取措施稳定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营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预期。而关键之关键在于落实好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六条要求:一要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要采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特别是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四要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将“加强产权保护”落到实处;五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六要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落实了这六条,海量的民间资本一定会再次活跃起来。

其次,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针对消费升级的趋势,我们供给侧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在要素市场,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仍存在不少障碍;在产品市场,物流成本仍然过高、农村市场与电商对接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服务市场,受疫情影响,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遭受重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有待深化。对此,中央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就是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匹配的灵活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以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为基础。

当前,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对民生就业带来巨大影响,失业率冲高,部分群众收入下降,一些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压力加大。在此情况下,要进一步健全鼓励就业、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加快形成以就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率,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一次分配比重,在未来若干年内将4亿中等收入人群实现倍增,将6亿低收入人群减半。以此为基础,形成以中高收入人群消费为引领、中低收入人群消费为基础并逐步提升的消费结构。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

努力实现供求关系动态均衡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说,在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态势稳定转好之时,召开这样一场企业家座谈会,意义重大。这时候召开这样的企业家座谈会,我觉得主要还是为了“加油”。“六保”最核心的就是保市场主体。总书记讲得很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今年能够完成“六保”“六稳”的目标,我想明年整个大的形势好转之后,企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这次开会除了向企业家们传递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之外,重点还是要给企业家“加油”。

韩保江表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做好下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因为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生产力要发展,主体没有发展激情、没有积极性,实际上是发展不起来的。这次我觉得这个点抓得很好,要把企业家这样一个敢冒风险、敢创新的主体的积极性、信心激发出来。因此,强调激发市场活力,尤其是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我觉得是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乃至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通篇传递着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对企业家们的信任。第一个就是信心,总书记代表党中央看得更全面,中国经济韧性好、后劲足,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变,这一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第二就是信任,国有企业不必说,重要的是非公企业,从整个座谈会的精神来看,总书记对各类企业家充满了信任、充满了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助推中国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鉴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及恩格尔系数低于30%,尤其是超过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人群的形成并不断壮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断丰富。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出更高要求,而且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汇集而成的超强国内需求和超大国内市场相比,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供需梗阻”,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循环畅通,进而损害中国经济效益,衰竭经济发展动力。

韩保江建议消除这些结构性“供需梗阻”,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维持必要的需求张力,进而确保“六稳”和“六保”等基础目标的实现。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通过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均衡。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能“气血充盈”,激发活力、行稳致远。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

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应对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今年5月以来,“大循环”战略被多次提及。如何正确理解“大循环”战略?当前形势下,如何打通“双循环”?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表示,要切实消除国内循环中的“堵点”“痛点”,优化配置资源,释放消费潜力。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不但直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而且也受到外部打压以及国际市场萎缩带来的严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使得部分该出口的商品出不去、该进口的商品进不来。在这种情况下,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应对。正是为了主动应对上述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3个月内两次强调“大循环”战略。

王尧基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着建立国内大循环的独特优势。因此,我们要尽快打破各类要素在国内市场自由流动中的障碍、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切实消除国内循环中的各种“堵点”“痛点”,切实降低交易成本,使各类资源能在国内大循环中尽可能地实现优化配置,充分释放我国自身消费潜力,使更多的商品通过出口转内销而在国内大循环中消化。

王尧基认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意味着我国生产链和供应链的调整和重塑。因此,事关国家命脉的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首先要通过补短板等举措予以保障。其次,对于我国推进新基建过程中一些“卡脖子”的高科技产品,要通过加快进口替代进行解决。此外,还应通过进出口进一步多元化和国别替代来缓冲外部打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

“双循环”含义已发生变化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分析,首先,两个大循环都是中国经济所必需的,缺一不可。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国外广大的产成品市场,也需要国外的原材料和其他中间投入品供应,若缺其一,中国经济都会受到很大的约束。

其次,两个大循环中,目前强调的是国内大循环。以前中国经济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大循环比国内大循环重要。现在,因为中美关系的变化,国际经济环境变差,国际大循环的不确定性增加,不利于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甚至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安全。所以,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最后,当下的“双循环”内容已与以往不尽相同。就国际大循环来说,以前的产成品市场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目前所说的“国际大循环”主要指的是非美国市场。就国内循环来说,同样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获取国外投入品的风险增加,中国不得不更多依赖国内投入品,同时产成品市场也要更加注重国内市场。

当前形势下,如何打通“双循环”?

对此,苏剑认为,就国际大循环而言,主要还是加大对外开放,改善国际经济环境。如果国际经济环境继续恶化,那么国际大循环将越来越困难。

就国内大循环而言,首先需要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国内统一、透明、公正、低成本的营商环境和消费、流通,同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利,保障消费安全;其次,进一步开放非国有企业上游行业,在国外投入品供应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国内供应必不可少,引入非国有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很有必要;第三,加大科研力度,便利替代投入品的开发,比如,如果国外石油供应下滑,我们就必须用别的能源替代;第四,加强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降低成本,提高老百姓购买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