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
践行医养康相结合服务模式 为中国养老行业发展“打样”
来源:中国企业报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预计2021—2040年期间,还将迎来第二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口数量至少880多万,老龄化压力巨大。
三年多以前,中国完成了健康养老产业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架构,也将健康产业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去年,这一政策得到深化,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新提法是从之前的“医养结合”进一步演变成“医养康相结合”,虽只多了两个字,但却是整个养老服务行业诞生至今“更加先进科学、更加以人为本”的顶级设计。
纵观行业现状,无论是传统的养老服务机构还是部分已开展“医养结合”的机构,在实施过程中均存在医疗、养老和康复服务衔接不畅,人才及技术资源分配不均情况,这种“分离式”的服务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更不能有效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行业普遍的发展瓶颈。
我们认为,医养康相结合并不是医疗、养老服务和健康产业三者简单的叠加,它需要改变原有观念,树立治未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养老服务理念。作为养老行业的先行者,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简称“燕达养护中心”)在两年前就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并开展了从“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向“医养康相结合”模式的改造升级,并通过实践探索的先行先试经验以及良好的运营效果或可为行业“打样”。
燕达推出的“医养康”相结合养老模式,正是以健康为中心,基于全生命周期和治未病理论,开展老年慢病管理,突发大病、急病到医院进一步诊治、抢救,以及急性期以后的康复治疗,形成了全健康链条的全能型服务模式。这是基于燕达原有的医疗和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了康复板块的服务供给,并改变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被动服务为“以健康为中心”的主动服务。
燕达养护中心与三甲综合医院燕达医院为邻,并以其强大的医疗专家资源和设备为坚强后盾,养护中心的老年宾客在燕达医院拥有优先就诊卡,对患有重病、大病的老人,专门开设VIP绿色通道,并率先开通了北京医保实时刷卡结算。
养护中心内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脑科、心脏科、骨科、妇科、心理、全科和中医医生等,对长者的慢性病、常见病、一般性疾病等进行诊疗,每年定期为长者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燕达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大、小病”双重医疗服务保障,为老年宾客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亮点。
为了有效提升老年宾客的晚年生活质量,养护中心加强了对老年宾客康复服务板块,专门成立老年康复中心,引进专业的康复人才,配备脑科康复师、心肺功能康复师、心脏康复师、肢体康复师、运动康复师和中医康复师等,为老年宾客提供各项康复服务,延缓身体机能退化,实现心情愉快,健康长寿。
根据老年宾客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养护中心可提供多个等级的照护服务,配备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等服务人员,定期上门提供全方面的养老服务。护理员为老年宾客提供整理衣物、床铺,洗浴、洗脚、修剪指甲、帮助室内外活动、沐浴阳光、晨间晚间护理和各类生活便利服务等。社工会定期上门对老年宾客进行精神慰藉、灵性关怀、带动活动和解决矛盾等。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 “医养康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在长达10余年的“医养结合”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演变的,因此它经得起市场检验,也希望对行业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促进我国养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朱晨辉、何芳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