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三级康复网络该如何建?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顾捷给出答案:智能化、物联化是重要手段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赵佳红
5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对呼吸功能、心脏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主要表现、评估方法和康复训练方法进行了规范,明确要将医疗康复项目医保政策落实到位,并指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符合规定的门诊康复医疗费用纳入门诊慢特病管理。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潘惠娟副主任医师表示,新冠肺炎患者要重视肺通气功能的改善与康复,防止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与休克;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心肺功能下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降低致残率。
康复医疗需求日益凸显,政府、专家等越来越重视。这对于从事康复的相关企业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也将是“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全国两会前夕,康复领域的“领军者”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顾捷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表示,在两会期间,希望代表委员们能更多发出助推康复产业发展的声音。他希望能加大康复对医保的覆盖范围,增加各地康复科室建设,提升康复诊疗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在三级康复网络建设基础上单独设立康复示范项目等。
智能康复在加速
传统康复模式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家、治疗师在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康复医疗机构分布不均;二是缺乏统一的康复服务技术规范,各家医院所使用的评估量表不一,大多以临床经验为主,无法实现康复技术和服务的互联互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研实验室负责人牛传欣博士说:“疫情使康复需求进一步凸显,但国内康复人力资源已远不能覆盖,一个治疗师带领一帮机器人进行训练将是主要趋势。”他进一步指出,康复设备不仅是代替人工做肩拉手扛的重复训练工作,而且要能对患者的训练和反应形成客观数据,帮助治疗师更科学、精准作决策。
在康复产业智能化布局方面,傅利叶智能当属行业标杆。其康复机器人已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进驻上千家机构,执行超过4亿次康复训练动作,也是国内首个获得全牌照(中国CFDA、美国FDA、欧盟CE、澳洲TGA、新加坡HSA)的康复机器人公司。顾捷表示,目前傅利叶智能自主研发和集成智能康复设备都是围绕医院康复科室这一核心场景以及用户的需求反馈展开,现已形成上下肢智能机器人、单关节机器人等系列产品矩阵,相关产品也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今年下半年,傅利叶智能将有更多智能康复新产品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傅利叶智能正在实践从“康复+科技”到“康复+生态”跨越的发展模式,现已形成康复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康复港”,设备、用户、机构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助力机构实现康复装备智能化、康复服务标准化。
“今后大家可以在一个区域中,同时使用5—10类不同种类的康复产品,并且所有设备都物联网化,最终形成数据化网络,实现康复精准治疗,从而助推康复产业升级。”顾捷进一步强调,所有的康复设备都按照人的部位开发,结合大量游戏,通过情景互动的游戏,让用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训练,未来进入康复医院,可能就是机器人陪伴训练了。
扩大基层覆盖,助力三级康复网络建设
目前,国内正在积极推进基层康复医疗发展,改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傅利叶智能也基于此展开全面布局,通过对上下游产业链体系的不断优化,以及对“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将原先欧美国家价格昂贵、可望不可及的康复机器人率先在国内进行普及,更多触达基层康复。顾捷表示,今年希望能联络30—50家三甲医院作为三级康复网络牵头方,在5—10个省份建立康复学科体系以及智能康复设备的应用示范点。
为加快这一布局,傅利叶智能并购了珠海市瑞和康医疗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康复诊疗系统、医疗技术与运营服务、医疗物联网设备,建立三级康复网络可靠的服务合作关系与利益分配机制,将上下级康复机构诊疗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目前已在内蒙古丰镇市中蒙医院落地应用,连接包括“省—市—县”三级康复服务网络,满足患者在急性期、稳定期及恢复期的不同康复服务需求。
傅利叶智能着力打造的智能康复港旨在通过智能技术促进人类健康。同时,推动智能康复设备标准体系建立,将高科技的康复技术和设备触达基层,助力国家“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促进“大健康、大康复”格局到来。
顾捷指出,国内的康复智能技术已趋向成熟,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到国内,再做成相关康复产品出口到海外也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傅利叶智能公司与芝加哥康复中心、墨尔本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已建立联合实验室。
顾捷说,“最终中国会出现具有产业整合能力、连锁扩展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的智能康复产业集团,我们也希望能有幸成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