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调查
 

2020年4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疗物资需求激增 “中国制造”开足马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金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医疗物资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我们在保障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企业加班加点,千方百计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4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面对疫情的防控需求,我国各类呼吸机、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相关药品等重点医疗物资,其生产能力快速恢复,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支撑。

确保重点供应

此次疫情突如其来,而防疫所需的医疗物资,平常需求不多,这就造成前期局面被动、需求激增。

“对重点医疗物资,第一时间建立了保障调度平台,对物资的复工复产进行跟踪监测。”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介绍说,比如大家都重点关注的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等,都加大了协调力度。截至目前,磷酸氯喹日产能达到10万人份,累计生产67万人份;阿比多尔日产能5万人份,累计生产80万人份;法匹拉韦日产能1.15万人份,累计生产了13.75万人份。与此同时,加强临床救治中药的生产调度。另外,被纳入《诊疗方案》的14种中成药都进行了及时监测,如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等一些重点品种,企业一直是满负荷生产,库存相对充足。截至目前,连花清瘟胶囊日产能达到了200万盒,库存3000万盒,金花清感日产能达到2.6万盒,库存40万盒。药品的监测范围,从最早的15种药品,扩大到了目前的34种药品和78种中药饮片,目前所监测产品的产能恢复率,已达到正常水平,大部分产品供应充足。

对医疗装备产品而言,这类产品的品种多、产业链长,技术含量和国际化发展程度都普遍较高。疫情发生后,我国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已经累计向全国提供医疗装备11.5万余台,其中心电监护仪、血液透析机、血气分析仪等,基本能满足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的需要。

据了解,面对防疫物资紧缺的状况,中国医药集团作为中央企业,主动发力,积极配合工信部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全系统1500家单位、15万员工全域作战,做好医疗物资应急保供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向全国各地调运防护服等防疫物资8.5亿件。

“我们发挥生物健康全产业链的优势,在药品疫苗研发攻关、应急生产、医疗救治、综合保障等四个方面全力保障医疗物资的供应,彰显中央企业国家队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介绍,疫情发生后,国药集团克服困难,在全球范围内筹措医疗物资,从30个国家和地区采购防护物资,现在也在开展国际援助和国际政府间采购,已与8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约3.6亿件,已向64个国家发货1亿多件,支援全球战“疫”。

驰援全球战“疫”

当前,国内防疫形势依然严峻,而海外疫情正在加速蔓延,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呼吸机等防疫物资,需求量高居不下。

从供需情况看,我国抗疫物资的产能,基本上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此外,不少企业也在统一组织下,尽力扩大出口。

“在庞大的国际需求面前,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时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医疗物资产能的发挥和供给能力的提升。”黄利斌以呼吸机为例,向媒体表示,全球关注的呼吸机,其核心零部件受全球化供应不足的制约,我国当前的产能不足全球的1/5。

呼吸机是用于辅助和控制患者呼吸的医疗装备。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主要呼吸机生产企业紧急复工,全力生产、供应。截至目前,主要生产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各类呼吸机2.9万余台,向国外供应的呼吸机达到近1.8万台。另外,呼吸机中的有创呼吸机,是高端医疗装备,其设计、生产和临床验证都必须经国内外医用安全和标准严格准入和认证,研制周期很长。主要零部件的供应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因此,在疫情影响下,扩产转产,短期内基本不可能。

再比如,防护服的全球保供也受到中外质量标准、使用习惯等差异的制约。目前,我国防护服的日均产量已经超过了150万套,这看似能满足国际市场需要,但这些防护服是分别按照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不同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的,与进口国和地区的相关要求并不完全匹配。

据了解,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等部门近期出台规定,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等5类产品,国内生产必须获得我国药监部门的资质,同时要符合进口国和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除了产能和标准方面的制约,由于当前各国应对疫情,航班海运能力大幅度减少,这使得出口国际运输困难加大。据了解,工信部下一步将与世卫组织、外商协会、跨国药企等加强对接,解决跨国运输等问题,尽力保障国际市场供应。

医药企业复能提速

防疫医疗物资需求持续上涨,企业的复产复能情况被大家广泛关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国,2019年出口100余万吨。我国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产量占全球60%以上,部分产品能达到80%。”黄利斌表示,中国是医疗物资的生产大国,目前正在根据全球疫情蔓延形势扩能扩产。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众多相关企业正在开足马力提高产能。

华东医药日前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及下属重点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早在两个月前已复工。复工后,公司将在重点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全面有序生产及经营。

华润双鹤也对外表示,公司大部分生产基地陆续复工生产,其中,双鹤(北京)工业园、沈阳双鹤于春节期间就实现了提前复产,输液类药品生产车间开工率100%,及时补充库存,保证市场需求。

在医疗物资方面,随着疫情的蔓延,全球多地对医疗物资的“刚需”持续加大,为此,相关企业的产能也在持续“挖潜”。

以最为紧缺的有创呼吸机为例,为了给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工信部一方面积极推动国内企业加快生产,专门协调6个省市的呼吸机生产配套企业,强化零部件的供应保障,提高产能。另一方面,督促企业抓好质量管控,引导企业对照我国和出口国家的标准组织生产,保障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都在加班加点,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与各国际采购方进行商务洽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