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园区
 

2019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沧州渤海新区:打造“绿色港口” 变“小跟班”为“增长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石岩 通讯员 宋文博

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绿色港口
贝壳湖

作为河北省沿海传统重化工业区,近年来,沧州渤海新区牢固树立和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沿海高水平开放的突破点和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增长点,全力推动“传统重化工业区”向“沿海绿色增长极”转变,走出了河北省沿海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为沿海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区生态改善

日渐呈现

近年来,沧州渤海新区积极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足“绿色港口”这篇文章,使煤炭港变成生态港、工业城变成宜居城,从而实现“小跟班”转变成增长极。

据悉,为突出绿色港口建设,沧州渤海新区大力开展“船用岸电”试点工作,建设完成8套高压和11套低压码头船舶岸电系统,严格“汽运煤”禁令,加快“公转铁”步伐,实现皮带机、转接机房、堆料机等环节煤尘近零排放。投资200亿元建成了48个亚洲最大的筒仓群,实现了煤炭装运全密闭,彻底告别扬尘;投资335万元实施黄骅港翻车机洒水改造项目工程,新发明的煤炭港区翻车机底层洒水抑尘技术,荣获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投资1.76亿元进行绿化,总面积达120.87万平方米,港口设施占地绿地率达到31.3%,实现了生活区和办公区生态绿化全覆盖;在煤炭港区规划建设了两块生态湿地,建设面积约26.8万平方米,主要通过对含煤废水的有效收集和分级沉淀,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建设了压舱水回收系统,全港压舱水接收能力达到100万方/年,在全面改善港区环境的同时,可节约用水成本近500万元,形成了以“两湖”、“两湿地”为基础,水域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生态水系统。

港口环境好了,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工业城也就变成了宜居城。目前区内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并扎实推进廖家洼、石碑河等“七河一堤”生态改造提升工程,入海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得到渤海环境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充分肯定,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关经验做法被省政府研究室《专报》刊发,得到袁桐利常务副省长批示肯定。2019年上半年,全区二级以上达标天数达到113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浓度为49μg/m3,同比下降12.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52,同比下降5.6%。

“门槛”提高了,落户沧州渤海新区这颗“梧桐树”的“金凤凰”却与日俱增。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高端、绿色、生命力强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18年,全区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5个,同比增长70%,占沧州市总数的61.5%,其中微排放和零排放项目占到63%。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区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达到214个,同比增长55.1%;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达到101个,同比增长32.9%。统筹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潜心逐“绿”而行,增添了更旺的人气,吸聚了更多的项目,提升了更强的发展活力,“链式效应”和“倍增效应”日益彰显。

“严执法”

倒逼新区改造升级

着眼落实沧州渤海新区环境生态化战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严格落实建筑工地“368”工作管理机制,对城市规划区内闲置土地、施工工地全部设立高标准围挡80万平方米,临时裸露土地一律覆盖防尘网,共建成钢结构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深度整治工业污染,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及恶臭气体专项治理,确保辖区企业全部达标排放,关停取缔 “散乱污”企业92家等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在全省率先启动监测平台等系统建设、率先建成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示范试点项目、国家级有毒有害气体监控预警系统和水环境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决策项目,严格落实24小时监测、大气污染物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环保天网”全覆盖。

由此,通过环保监控“倒逼”园区、企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常态”。从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大道远远望去,沧州正元化肥有限公司一片静谧。很多人以为“准是停产了”,而公司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其“秘诀”就是该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了超低排放,成为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家实现超低排放的化工企业。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河北临港化工有限公司四家企业投资5.8亿元,全部完成8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其中,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成为京津冀第一家同步建设超低排放的电厂,实现减排二氧化硫1500吨/年、氮氧化物3700吨/年。去年,全区主要排放指标总量下降70%以上。

全面提升安全环保门槛,运用生产要素差别价格等手段,促使区内“僵尸企业”尽快实现整合、转型、置换或退出,实现腾笼换鸟。2018年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17项,总投资141亿元,技改项目投资占到全市50%以上,例如,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持续放大“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跨区域管理集聚效应,签约入园药企达到137家,开工和竣工项目41个,成功生产出沧州的“北京药”,正向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标迈进。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沧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获得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受到李克强总理高度关注,正式写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首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成功举办,来自12个中东欧国家的驻华使节和200多家中外中小企业代表应邀出席,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搭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交流对接的新平台。

而依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平台,集中建设了30多公里的综合管廊,初步形成了从石炼化到新材料、从海水淡化到浓盐水综合利用等八大循环产业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链关联度已达到89%,被省发改委评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去年以来,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70%以上,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和投资总额分别增长20%和30%以上,万元投资能耗和万元投资排放量分别下降20%和15%以上。

“新发展”

激励新区破茧蝶变

前两年,沧海风景区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盐碱荒滩。而如今,集湿地、水面、沙滩等为一体,我国沿海最大的景观内海在这里落成,“盐汪子”变成“金沙滩”,结束了沧州有海无沙滩的历史,预计2019年全年旅游人数达100万人次。

贝壳湖景区依势造湖、随形赋神、赏用兼顾,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通过多年保护休养,南大港湿地“春如翠毯,夏似绿波,秋芦若雪,冬苇耀金”,素有“京津南花园、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除此之外,为持续放大滨海湿地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生态效应,打造原生态体验路线,引进建设投资1000亿元的恒大文旅城、碧桂园康养小镇等高品质生态文化项目,南大港湿地品牌影响力迅速飙升,成为京津游客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热门首选,在第三届河北“不得不”旅游精品项目网络评选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不得不约的网红打卡地”。同时,开发以世博欢乐园、尼特拉酒庄为核心的欧陆风情游,以高尔夫、温泉、房车露营为核心的健康休闲游,以金太阳农业生态园、万亩桑葚园、荷兰华荷花卉种植园为核心的农业观光游,正成为沧州渤海新区新的产业集群。

借势开展绿色工业游试点契机,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绿色发展一起发力。投资1.2亿元对黄骅港1000吨煤炭码头功能进行转型改造,成为省内唯一专业旅游码头,打造集历史、文化意味的东渡码头。在神华黄骅港务公司、沧东电厂海水淡化公司、鑫海化工等规模企业开展“绿色工业游”试点,积极推进“绿色港口游”。

沧州渤海新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环境生态化战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足“绿色产业、绿色港口、绿色城市”文章,扎扎实实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见到更大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奋力谱写新时代建设“沿海强区、壮美港城”的新篇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