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服务各显身手 体制改革继续前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范捷
从组织结构、人员考核到管理流程、服务细则不断优化、完善,一切以吸引企业、留住企业为目标。近年来,各大园区各显身手,出台一系列措施方案,为企业入驻、发展、创新打造了一片沃土,为深化园区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济南高新区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样本,引来众多园区取经学习;海口高新区推行的“极简审批”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亮点;宁波高新区推出“黄金八条”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为民营经济创业创新建设新高地。
济南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样本
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济南高新区,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思路,破除行政化运作模式,打造了全新的行政架构,实现“大部制+扁平化”的高效运作模式,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样本。有专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彻底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国已有4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先后慕名来济南高新区取经。
回顾以往的高新区,一些固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始终困扰着园区的发展,其一是行政效率低下,其二是活力不足、干部老化。
面对经济发展受阻,济南高新区意识到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于是自2016年5月,济南高新区开启了以“放权”和“搞活”为主旨的体制机制改革之路: “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济南市政府3480多项市级权限,除法律明确规定不能下放的,其他3250项权限2016年6月底前全部下放给高新区。
权力下放后,济南高新区随即启动大部制整合,把职能相近、业务相近的部门整合到一起,再造业务流程,消除自由裁量权,变事后审批为事先服务。大部制整合,有效解决了职能交叉、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问题,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配合大部制改革,高新区建立了管委会—工作部门—责任主管三级扁平化管理架构,根据整合后的机构和职责,重新设置岗位、核定员额。同时,改革干部管理方式,实行全员聘用管理、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薪酬。2018年,高新区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在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共享、优化流程等关键环节上大胆突破。
就这样,效率和活力催生了效益。济南高新区项目审定小组会研究的项目数量突飞猛进且项目质量大大提高。一些企业纷纷追加投资、扩大规模。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评价济南高新区:“你这个效率,我什么优惠政策不要也要来。光审批,资金成本不知有多高。效率高了,省多少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考察过国内120多个高新区。他认为,从全国范围看,济南市对高新区的放权力度,以及高新区行政机构整合力度,可以说最为彻底。
海口国家高新区:“极简审批”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亮点
在海口国家高新区办公大楼墙面上写的“马上就办、马上就批、马上就来、立等可取”的审批承诺语格外醒目,创业服务、招商咨询、社会事务、行政监管、行政审批等窗口一字排开,为前来办事的企业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极大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
为了能够发展新兴经济,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产业园,高新区推出了具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和人才政策,同时通过完善金融配套服务为企业发展创新注入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海口国家高新区启动“极简审批”试点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大亮点。
“今天我们的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了,预计年产中药饮片700余吨,产值将达2.1亿元。”2018年4月10日上午,海南康农堂中药有限公司药剂生产车间内,机械正在忙碌地运转,海南康农堂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忠义面带喜悦地说道,“从项目落地到竣工投产,只用了短短两年三个月的时间,若在以往,至少都得要三年以上。”节省下接近一年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效益的增加,这一切得益于高新区推行的“极简审批”服务。
2016年7月26日海口市政府批复同意高新区全面试行“极简审批”,高新区出台系列方案,将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审批事项从29个减少到2个,仅保留环评和消防审批。项目开工后将13个验收事项进行一次性验收,审批时限从152天缩减至26天,审批效率提升80%以上。所有入驻园区的企业大受其益,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2017年,为了确保“极简审批”制度改革顺利付出实施,高新区发布了《海口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7年版)》,有效地指导了“一城四园”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工作。2018年展开全面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了《海口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8年版)》,加快海南自贸区(港)重点产业发展和高新区原有产业结构调整。
在坚持推行极简审批之后,海口国家高新区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极大吸引力,在引进企业的数量、规模、产业形态上都获得提升,并与中房集团、中食集团、中冶集团等多个重量级企业达成深度合作。
宁波高新区:以“黄金八条”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
引进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利时工业云平台等优质项目536个,涌现出了德塔森特、智轩物联等一批优质高成长型企业……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如何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大胆探索、积累经验,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宁波高新区通过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的好路子。
自2018年2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宁波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高新区以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为目标,出台了“黄金八条”特殊优惠政策,内容涵盖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端研发机构引进、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成果转化、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自主创新产品首购首用、创新创业投融资等八个方面。同时还成立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办公室,负责落实省市自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日常工作、自创区先行先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重大专项组织实施、自创区核心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等工作。
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是率先享受到自创区政策红利的企业之一。他们研发的桥面铺装新材料——“RB-ECO改性聚氨酯混凝土”项目获得高新区重大科技专项经费补助780万元。这项自主研发的全新“去沥青”技术体系,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9项,打破了欧美日三大钢桥面铺装体系主导的市场格局,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18年9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通道维修抢通工程上,路宝的桥面铺装技术刷新了“晚上12点封道施工,凌晨6点正常开放交通”的新纪录。
此外,宁波高新区还在深化改革方面实现多点突破。例如,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15个部门的审批科长和8个部门的审批科室成建制进驻服务大厅,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全覆盖;积极推进“项目争速”行动,出台了投资项目“快速审批”配套制度,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完成率100%;推进“标准地”改革,实现新批工业用地100%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证照分离”,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88%以上新设企业实现网上办理;实行代办模式,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