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5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5版            区域
 

2017年6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都双流区 以军民融合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四川建设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银河·596”

(上接第三十四版)截至2016年底,全区已有聚源孵化器、天府创客公园、飞马蓝光We创园区等9个孵化载体投运,孵化载体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引进项目300余个,政府已投入建设及研究院运营资金4.4亿元,各高校投入产业园建设资金30.5亿元。同时,双流区设立10亿元的创新创业母基金,并以此为引导,与深创投、电子科大共同建立了10亿元的创新创业基金。前期设立的9亿元的“壮大贷”和3亿元的“科创贷”也已初见成效,今年以来,共计为41户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1.91亿元。这一组数据的背后,彰显双流双创工作卓有成效。

双流区在此轮双创大潮中,充分发挥此前自身所具备的产业优势以及人才优势,规划区域内双创空间布局。借助区域内三大高校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平台打造创新创业圈,同时积极进行四大主导产业新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的转型升级发展,创建航空动力小镇、成都国际生物产业城等新兴产业集群,整合产业发展资源。

校地合作 金融助力

“校地合作”、“军民融合”是双流双创的两大突出特色,“大学研究院+产业园”、“科研院所+创新孵化器”是双流双创的两大创新模式。

据了解,双流区先后与电子科大、香港城大等7所高校签订协议共建“研究院+产业园”,共同打造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同时借助区域内高校汇聚的平台优势建立环高校智慧经济圈。目前,电子科大成都研究院和产业园作为大创园首批校地合作共建的创新创业载体已正式投运,并作为校地合作典范先后接待国内外各领域来宾100余场次。

校地合作的着眼点主要落在创业实践、技术合作、技术孵化三方面。从创业实践起步,利用前述三大高校已有实践平台,扩大外部指导力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进一步依托高校现有资源进行技术孵化,集中打造孵化基地,配置公共技术平台和风险资本池,打通“政产学研用”通道,最终通过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与企业联合研发、技术委托等方式,实现扩大高校研究性技术商用化的目的。

创新创业,高校是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库、保质保量的技术供应所。同样军工资源也不容小觑。双流区坐拥丰富的军工资源,开展军民融合项目助力双创发展禀赋优势显著。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均坐落在双流区内,双流区借助几大研究院所全力推动双创背景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融合载体发展由此加速。

天府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以中物院银河·596产业基地、核动力研究院、中电科信息安全产业园三大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为支撑,以“中电子集成电路第三极——成都芯谷”项目为核心,正书写下双流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精彩篇章,开启双流双创加速的崭新渠道。

资金始终是双创活动中重要一环,“袋里没粮”那只能“心里发慌”,创新创业失去了扎根生长的土壤,只会沦为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双流区在双创工作开展过程中对资金问题始终保持着密切关注,并将视为双创工作的重中之重。

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聚焦了产业发展项目落地的资金难题,“壮大贷”、“科创贷”等小额贷款平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初创期最迫在眉睫的融资难问题,鼓励投资机构入驻双流为双创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双流区在金融支持双创发展上可谓不遗余力。

与此同时,各部门联手推动,强化宣传,聚焦全区重点氛围营造,多层次宣传双流区双创形象,多渠道、全方位展现双流区双创成果,真正帮助大众充分了解双创,全面交流双创文化,促成双创精神在基层群众中普及传播。

据介绍,双流区与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携手举办了系列双创主题活动,与社会各界联合开展精品双创活动,加强了各方创新创业思想碰撞,整体打造全区双创氛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