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冶赛迪: 聚焦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才能避免“千城一面”?建设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如何避免建设智慧城市停滞不前?近日,在“第十六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上,中国中冶具体介绍了中冶打造智慧城市的理念与案例,并重点发布了中冶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

遵循规律因地制宜

面对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新进程,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运营服务商,中国中冶秉承“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定位,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站在行业领军高度,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价值主张,以融资能力为倍增器,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致力于提供“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2015年,中国中冶依托中冶赛迪成立了中国中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研究院,旨在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强大控制力的中冶品牌,以此作为新常态下推动中冶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靓丽名片。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而从环路设置到城市综合体外观,在智慧城市建设提速的同时,一些业界人士担心,中国很多城市的个性或被“模糊化”。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会基于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城市化不同阶段其建设管理的关注重点。”中冶赛迪总经理余朝晖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在城市/园区的新建或转型升级过程中,核心需求都是“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冶赛迪之所以打造形成了从产业规划、业态规划、城市规划到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的区域建设开发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是希望通过产业规划制定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适宜区域发展基础的产业定位;希望通过业态规划、城市规划、投资开发、建设实施,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一贯制落地不走样,切实支撑产业运营所需,切实符合特定从业人群的商务、生活特性。”

结合近年来中冶赛迪在打造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余朝晖认为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关键驱动要素,即:政府、产业、创新。“政府,其作用在于提供平台、给予政策支持、主导构建智慧的产业生态体系;产业,即需构建一个地方适宜、特色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型;创新,这是产业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可以说,我们理解的城市建设,不单是普通的建设项目,而是构建和管理一个‘微型经济体’。而至关重要的则是一个区域的‘自造血’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区域发展特点。”

政府搭台多方参与

截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近300个。然而数量在增加,质量如何呢?此前,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就曾对此表示过担忧,“现在中国几百个城市都在做智慧城市,世界上只有中国政府才有这么大魄力,但是一定会做差。”

目前,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均看到了中国智慧城市的巨大商机,纷纷展开市场的布局。各企业纷纷立足于自身优势从不同的维度切入到智慧城市领域,像三大运营商从无线城市切入、神州数码从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切入、华为从云管端服务切入、北大方正从城市综合体切入等。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遵循大集成的概念,由服务集成商集中一群合作伙伴,为政府完成某一部分职能从规划到组织、建设、运营的一系列工作。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希望厂商能在做顶层规划的时候就设计好商业模式,政府只需要购买服务,而不是真正地去投资,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趋势。

“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意味着什么?智慧城市的建设不能盲从,必须基于城市的自身价值来创造模型。”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芝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有三种价值体现,提高经济效益,激发新的经济增长力,让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有序,改善生态环境,“任何高大上的城市都可以建设,而我们中冶赛迪更看重的是城市价值的传递,最终为城市参与者提供一个不断创造价值的创新平台”。

胡芝春表示,中冶赛迪历经60余年的工业领域工程建设实践,形成了多专业、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可提供美丽乡村、智慧城市、地下管廊、景观园林等多领域服务;多专业全流程协同服务于城市建设,可实现规划设计理念的一贯制落地。“更为有利的是,新中国五矿和中国中冶的央企平台优势和强大的资源优势为中冶赛迪服务于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支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