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装备制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装备制造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制造迈入“万亿时代” 标准缺失网络安全待突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董克伟

王利博制图

时值岁末寒冬,我国制造领域却呈现出一派热闹纷繁的景象。继不久前中央媒体密集调研湖南、湖北等地工业企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转型创新的最新成果大型采访活动之后,12月6日,由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大赛在京闭幕。12月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苏省共同主办的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办。在这次大会上,工信部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的发布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升级与效率提升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2020年产值将超3万亿,试点项目产生巨大效益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元年。据统计,2016年国内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保持较快增速,1—10月,国内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5.7万台,同比增长29.1%。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2016年到2017年的销量增速将分别为23.9%、25.8%,预计2017年的机器人销量将超过10万台。此外,我国智能物流设备市场的容量2015年达到684亿元,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约1360亿元,年增速在20%以上。目前,我国智能物流系统平均渗透率在20%左右,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已经迈入“万亿元时代”。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已经达到1万亿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

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徐静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智能制造正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在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已进入分步骤务实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新阶段。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将生产自动化与工艺紧密结合对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将成为发展重点。而对生产自动化基础好、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部分大型企业而言,将探索建立数字化智能工厂,提高柔性制造和快速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徐静认为,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当中,我们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工业化基础不足。如果说制造强国德国基本达到工业3.0的话,那么中国工业企业还处于2.0补课、3.0普及与4.0示范的阶段。但我们也有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与最大的互联网应用国家的独特优势,把这两个优势发挥好,特别是把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那就会补上我们的短板,化不利为有利,发挥我们现有的优势,加快我们整个工业化和智能化的进程。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工信部在2015年启动实施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主要是直接切入制造活动的关键环节,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注重试点示范项目的成长性,通过点上突破,形成有效的经验与模式,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加以推广与应用。截至目前,我国共确定了109个试点示范项目,在各细分行业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从去年启动的46个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效果看,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38%,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了9.5%,运营成本平均降低了21%,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了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了27%。智能制造试点项目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推行智能制造这种新的生产方式。

首次提出“两步走”战略,多地出台跟进发展规划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刚刚闭幕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发布,该《规划》除了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还首次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两步走”和“长期坚持”体现规划的科学性,表明从当前的中国制造到未来的智能制造,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政府的规划指明了方向,需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根据自身的状况及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逐步推进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个性化,最终实现智能化制造。企业应该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巨大的市场需求让中国智能制造前景光明。

记者了解到,随着《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发布,我国智能制造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正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制定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智能制造也成为各地推动工业升级发展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如广东发布《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上海发布《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省发布《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等。分别结合各自的产业优势与特点确立了自己发展智能制造的目标和规划。

对于我国当前实施《中国制造2025》所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对记者表示,问题还有不少。首先是智能制造标准缺失的问题;其次,在高端传感器、工业软件、控制系统方面我们还缺少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再次,越来越多的产品、机器加入到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之中,对网络的带宽、速度、质量将形成巨大的挑战;最后,网络安全问题应当引起广泛重视。从长远来看,智能化水平提高将带来新的工业安全问题。2015年末,乌克兰电网大面积瘫痪,实际上就是病毒进入工业网络造成的安全问题。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必须做好工业系统安全防控。同时,要从根本上建立工业网络的诚信与安全制度,把秩序维护好。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