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校合作优势互补 陕西国企走自主创新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剑波
随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市场的激烈竞争,陕西国企积极以创新求生存。陕西众多大型企业,放眼全国,与国内各类著名高校进行深层次合作开展科研开发,充分说明了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以及积极谋求自主创新的决心。许多企业通过广泛与国内各类高校的科研合作成功抢占了某些产品技术的“制高点”,在竞争中获得了主动。更可喜的是,少数国有企业还与国外的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这对于陕西的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产生很大的帮助。
搭建行业尖端品牌
11月25日,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与陕西师范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本次签约是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三深一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旨在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统筹校企双方优质资源,推进企业与高校优势互补,为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新引擎,为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土地工程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打造新高地。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总经理韩霁昌说,集团与陕西师大合作,可以实现很强的互补性。基地成立后,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和深入融合,推动土地工程科技创新、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搭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究平台——土地工程大数据分析应用研究院,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融合,将依托这个平台,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形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土地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新高地,为土地工程大数据建设探索出一条路子,为促进土地工程行业发展和陕西省追赶超越做出新的贡献。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程光旭告诉记者,大数据研究院将以地建集团为需求主体,将以国家及区域的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土地大数据的应用、分析研究为抓手,充分利用陕西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多学科的集成、交叉研究,重点进行土地工程的科技创新、土地工程的学科建设,力争将研究院建设成为集应用性研发、产业化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具有丰富特色的研发机构,最终共同建成国家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的示范中心。
韩霁昌告诉记者,集团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了合作,和长安大学联合成立了国内首所土地工程学院。去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产业联盟计划,成为联盟中唯一从事土地工程的高科技企业。“十三五”期间,集团公司将建设成为具有国内高端技术水平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土地工程行业标杆企业,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中质量效益、品牌现象双佳,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省属国企,成为发展土地工程研究、建设土地工程学科、培养土地工程人才的科技尖兵企业。
强强联合自主创新
近年来,陕西国企中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不在少数。陕煤化集团公司是陕西省省属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近几年来,陕煤化集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实现了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每两年翻一番的发展,经济规模和实现利税跃上了新的台阶。近日,陕西煤化集团与西安科技大学共建“煤炭科技创新基地”,双方将构建陕西、西部乃至全国煤炭科技创新新高地,全面提升煤炭科技创新能力。
陕煤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尚建选告诉记者,目前,陕煤化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包含煤炭、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和工程化开发5个领域19类技术方向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针对煤矿机电装备制造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现状,有效提升陕煤化煤矿装备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水平。陕煤化集团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输送床粉煤快速热解项目”已经进入实际领域应用中。“凡陕煤化集团立项的项目,我们都将在资金、设施、平台、团队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陕西省国资委宣传处处长法自领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陕西省国资委联合陕西省教育厅积极推进和鼓励陕西省属企业与省内高校战略合作,服务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校企双赢。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21户省属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1所高校在共同研发、科技攻关、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陕西省属企业与省内高校在围绕校企共建、成果转化、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已成功开发出复杂曲面精密测量机并形成产业化生产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校企合作应该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二是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三是围绕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四是围绕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专项课题,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将高校的学术优势和企业的资本优势融合在一起,使科研成果与社会市场需求实现完美对接,大大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