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产业政策:来自一线企业的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产业政策:来自一线企业的声音
 

2016年12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难离政策,期待更加完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朱虹 马国香 郝昱 张蕊

受访人

张 拓 观众网CEO

单光暄 东方宏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林 鹏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经理

王 卉 爱行医(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观点1

张拓:

好的产业政策,改善产业环境

企业如果只靠纯粹的市场行为来发展,肯定发展速度会比较慢;企业如果只靠纯粹的产业政策来引导和推动,但同时如果没有很好的市场需求,也很难形成一个较好的产业经济。

因为目前国内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其发展壮大的速度较慢,如果有一些能够支持的产业政策例如产业基金等,就会对企业形成较大的助力。比如影视产业,相关企业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之前,就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比如企业要拍个电影,在现在国内产业环境不太健全的环境下,能赚到的钱可能只有票房,成熟的产业链还没有形成,那么企业前期成本投入相比就会较高。如果由政府引导,还有相应的投资基金来推动的话,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好一些。再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也必须由国家来引导和扶持。所以,政府首先应该把大的产业环境以及相应配套服务做起来,而且政府不能进行过多的约束。因为目前国内文创产业发展面临没有很好的政府管理和产业政策的提升,而该产业是追求个性和创新的行业,如果按照传统行业的管理办法,对文创产业也是一个束缚。另外,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考虑到不能过多参与或介入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中,进而产生一定干扰和阻碍的副作用。

企业故事

“互联网+”成就公司发展

“由于得益于’互联网+’这个产业政策,我们成功地把传统文化娱乐行业的碎片化内容整合到互联网平台上。现在观众网已经拥有千万级的粉丝平台,服务于全国16个电视台,100多个明星的工作室。”观众网CEO张拓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观众网创建于2009年3月,是北京惠众天下文化传媒旗下的影视观众社交网,是主要面向全国观众提供综合资讯服务的大型社交网站。随着“互联网+”系列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互联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心脏。

“在我们企业现实营业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多方面的实惠。”张拓表示,例如现在我们观众网在全国开设分公司时,可以快速地入驻到当地政府建设的文化产业园区里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设分公司的各项成本,也能够享受到很多优惠政策。使得企业能够快速扩张,以低成本高效率打开当地市场。而且,注册企业的周期和成本急剧降低,此前要注册一家企业特别困难,正常时间得有两个月左右。而现在提供身份证等证件后,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会注册成功。另外相关手续也得到简化,像我们2008年、2010年左右要注册一家企业,需要签署的协议就有几十份,垒起来有一大摞。而现在拿着身份证签几个名就可以了。而且,现在各地政府也有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孵化空间,这就使得企业成本降低。另外,在“互联网+”政策下,很多企业都被聚合到一起,上下游资源的整合速度是很快的。

观众网不仅让消费者能够对产品实时评价,由其打造的互动影院更是可以让消费者直接决定影片的拍摄方式。观众互动影院依托观众网建立的观众大数据,把作品类型匹配粉丝兴趣在特定板块互动讨论,观众充分参与到电影的各个环节,为观众打造真正由他们决定的电影,电影的制作过程(题材、剧本、导演及演员的选定等)将通过网络投票等互动方式来确定,这对于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来说是一种颠覆。让电影不再由少数的艺术家控制,大众也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网络互动的方式,实时让观众互动,最大限度地贴近观众的心灵。而能够实现这样互动的基础,正是观众网已经积累的几千万精准客户资源。

张拓说,观众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人脉资源,这也是观众网的未来竞争对手很难超越的一点。随着观众网的发展,其业务范围也在逐步扩大。除了观众的招募,观众网还有一些正在发展、但是颇具分量的板块。比如“TV秀”——专注于影视行业资源展示与合作的网络平台。“这个板块想打造的是演艺圈的‘淘宝网’”。

观点2

单光暄:

制定产业政策,不要背离初衷

产业政策能够以集中发展的形式培育企业,但要看到的是一个新的产业政策的出台,就意味着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被选定的优先目标上。在政策制定时,对于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判断上以职能部门和专家为主,而不是一线的企业和企业家,这就有可能背离制定政策的初衷。例如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相关政策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全部达到清洁焚烧标准。实现垃圾焚烧设施与周边居民的共享发展,尽快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短板。以我国目前的现状和技术来说,达到上述目标有一定困难,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垃圾焚烧时如果不能直接达到900度可以产生一些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被分解和代谢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我国的垃圾含水量比较大,一般在焚烧前需要有个挤水过程,如果渗滤液深入地下则可能污染地下水。以现在技术而言,焚烧垃圾时产生的灰分很难被处理干净,而且由于成本高,很多企业选择偷排,在监督上还需要加强。还有就是如果在垃圾焚烧后直接大气排放,这样所产生的污染甚至可能不低于现在被严格取缔的小煤窑和发电厂,可能会增加温室效应和雾霾因素。

企业故事

PPP模式合拍公司战略路径

自发改委8月底披露《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之后,财政部又于10月公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阐明基础设施领域的PPP推进和公共服务领域的PPP改革工作。东方宏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单光暄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内企业应用好PPP模式发展产业园区,成为“PPP模式——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项目研究的受益者。

单光暄告诉记者,产业园区用PPP来做的时候,可以引进运营商,用TOT(移交—经营—移交)的模式进入PPP。在PPP中政府用土地入股与社会资本合作降低融资成本,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依照产业布局。

“由于政策层面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各地政府对于中药材重金属超标、农产品农药残留、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非常重视。”东方鸿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如何打造、资本退出机制、如何推向资本市场等方面研究出整套PPP运行模式。这套“PPP模式——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的运行包括垃圾处理、土壤修复、生态农业养老和旅游等环节,从源头提供重金属、水污染等公共服务上的解决方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垃圾/污水资源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废弃生物质/污泥,转变为高效活性物质对土壤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还原成为高品质的活性农业用地,全面发展有机农业的生态环境一体化综合治理。

单光暄向记者表示,预计2017年PPP项目落地规模可能达到两三万亿元。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累计入库PPP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2.8万亿元。随着PPP模式的推广、政策的完善,公司受益会更加明显。

单光暄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含有的成分愈发复杂,有机物、人工合成材料增多。这种现状要求垃圾处理技术,应由单一销毁方法向多种方法、互助配合、共同处理的综合处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为社会提供可利用资源。”

关于之后的经营方向单光暄说,目前我公司用活性营养土专用菌种处理的野山参土壤种植已获得成功,之后还需要在中草药、茶叶、粮食等产业创新中解决问题,总结出可行性模式后全面推行。未来我国在垃圾前期分类和后期减量处理上仍旧任重道远,但应该认清,垃圾焚烧将是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方式的大势所趋,未来应该在细化执行、技术进步、监测手段以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不断完善。

观点3

林鹏:

做好行业标准,就是好的政策

企政策不能少,但与此同时,政府需要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企业仍然是在市场中竞争。在我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国家只制定相关领域行业标准,让企业尽情发挥。

比如,国家多年来为让老百姓用上更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将自来水相关指标从之前的30多项提高到如今的106项,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有标准在这里,企业拥有技术、实力就有竞争力,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即可拥有先发制人的优势。所以,我认为只要国家监管好标准制定,就是对有能力的企业最大的扶持。

我认为真正的产业政策不应对某一些企业有倾向性,政府不应直接参与到企业竞争中来。有了政府给予的政策、资金,短期直接对企业进行扶持也许能让其在短期内迅速壮大,却会对该企业造成长远伤害——造成远期企业科研实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同时,政府出台的行业标准一定在不断提高,这就致使相关企业要在大浪淘沙中生存,就必须不断达到行业标准、适应行业标准,拿出一定利润率投入到科研研发中去,这样企业发展后劲才足。可能短期看来企业的发展会非常缓慢,不过,科研技术积淀比拥有源源不断政策、资金扶持的企业深厚得多。我认为企业发展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企业故事

遵循行业规则做好针对性研发

“正是因为2006年国家出台了饮用水新国标,研发净水膜材料的企业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生产,才能更具前瞻性的部署未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对于产业政策在中国经济多年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政策对于企业经营的指导,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膜科技”)北京办事处经理林鹏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津膜科技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天津工业大学膜分离研究所,是中国第一支中空纤维膜组件诞生地,其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及回用、给水净化、海水淡化及特种分离等领域。2006年出台并于2012年起全面实施的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仅对供水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让大批生产研发净水新材料的企业看到了机遇与挑战,不少“嗅觉敏锐”的净水膜材料企业看到了努力方向,受益匪浅。津膜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国标将饮用水质的检测标准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

林鹏表示,对于国家在2006年之前的35项检测饮用水标准,所有水处理企业均表示无压力。由于新国标最初未强制执行,只是将这一标杆立于行业中,很多相关企业都没有积极响应,也没有给予重视。到2010年之后,相关部门开始逐渐发力,强制执行,这时不少膜材料企业被新国标“挡”在了行业之外,其均感觉力不从心,再想进入饮用水处理行业已经为时过晚。

“记得2006年时,我们生产的膜材料产品也只适用于污水处理,如果用于饮用自来水的处理是达不到新国标106项检测标准要求的。但从新国标出台日起,津膜科技就看到了国家在改善人民饮用水方面的决心。于是,公司决定:加大研发力度,尽快让我们生产的膜材料适应并在自来水处理领域全力达到这一新标准。”林鹏回忆说,我们通过技术储备、科技研发,最终逐步跟上、达到了新国标要求。就是通过长期厚积薄发的过程,津膜科技的膜材料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并成就了大量自来水处理行业的业绩,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3年底,公司产品和设备日处理规模累计已达350万吨。

他感叹道:“如果当时国家不断给津膜科技扶持,不断为公司提供大型项目、扶持资金,我认为公司很难有这样的眼光,也很难有这样的动力进行技术升级。不仅是人,企业也有惰性。”在林鹏看来,企业要存活、要产生利润,就得靠不断跟上市场发展节奏、跟上国家标准,这才是企业在各自所处领域保持发展动力的源泉。

观点4

王卉:

政策制定滞后,影响企业经营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指导的。首先,产业政策的鼓励可以快速引领市场资金进入市场,快速推动行业规模,加快市场的竞争,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其次,产业政策的引领可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规避市场及行业走弯路,指导行业跨越式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形势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下,产业政策对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起到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中小企业多处行业或产业链条中,只有整个行业或产业经济面向好,才能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任何产业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影响中小企业的存亡;另一方面,产业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行业或产业的发展标准的制定,中小企业紧盯产业政策才能更好地决策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或模式。

企业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政策制定的周期往往滞后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现状,这给企业经营造成一定的决策盲区。因此,产业政策应当顺应市场发展,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应当采用不同的产业政策类型和内容,及时高效的出台。同时产业政策不应该是简单的干预限制,更多应该从引领和拓展的角度,拓展市场空间,增强市场稳定,从而促进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企业故事

“没有政策可能就没本行业”

“互联网+”风潮迭起,传统医疗行业也迎来新的契机。作为一家由临床主任医师和金融专家联合创立的OTO公司,爱行医(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咨询、私人医生等移动医疗信息服务。“作为医生集团市场化运营的探路者,公司的经营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指导。”公司总经理王卉告诉记者。

自由、多点执业是“互联网+医疗”的基本前提。作为一家2015年成立的初创企业,几位创始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问题一直看在眼里,都想做些事情,但受限于政策原因一直举步维艰。“可以说,医改政策的出台,直接推动了爱行医的成立。”王卉告诉记者。

获得执业资格的医生可以自主选择执业方式和执业机构,有选择个体行医、合伙行医或者受聘于医院行医的自由;同时,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可以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这就让医生从‘单位人’变成了‘自由人’,获得自由身的医生才得以到我们的平台上执业。”王卉说。

目前爱行医平台上共有百余名加盟医师,分别来自天津市20多家三甲医院,覆盖了50多个专业学科。爱行医独立开发了医生端APP患者管理工具和微信患者端咨询入口,患者成为会员后,即有一位专属的家庭医生为其建立健康医疗档案,定期为患者的健康进行日常指导和维护,同时由主任级别的全科医生全天在线解答会员的问题。

事实上,自由执业、多点执业的产业政策在业界早有尝试。

“爱行医作为天津首家‘医生集团’,也正吸引越来越多执业医师的‘入驻’,这将更有利于医生个人品牌的提升,而这都得益于医生自由执业政策的逐步放开。”王卉对记者说。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分级诊疗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双向推动。所谓分级诊疗,即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王卉告诉记者,“分级诊疗带来了医疗市场利益重新分配的机会,让爱行医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能够搭建起分级诊疗平台,缓解大医院的诊疗压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看病难’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

不仅如此,他们还为因病人太多而忙不过来的知名医生或专家,为有能力、有时间的普通专业医生及基层医生搭建平台,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经验分享,进而把资深专家的诊疗经验,甚至转诊资源等传授给基层医生,借此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分级诊疗。

“总体来看,医疗行业相关产业政策的放开,对于我们这样的平台而言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王卉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