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PPP投资渐热 诸多瓶颈仍待突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薛午安
王利博制图 |
近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深化和中央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农业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PPP投资已经初现端倪,呈现良好势头。
然而,专家认为,农业PPP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土地制度、金融、保险和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亟待加以系统完善。只有多方合力,利用PPP模式创新农业投资路径,才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农业PPP
迎来新蓝海
方兴未艾的农业PPP模式,为政府、公司和农户展现出前景广阔的新蓝海。
山西省忻州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王经理日前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在农业领域,PPP模式参与方为政府和社会资本,运作核心是土地确权。农户以土地入股增收脱贫,社会资本进行土地修复、生产经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由减轻财政压力的政府进行补贴和监管,以公私合营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达到多赢目的。”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6年,“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省份已达22个。各地也先后出台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意见。浙江省2014年就已经出台了《关于鼓励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其中明确了财政、税收和用地等政策红包,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
正大集团副董事长杨小平表示,在土地确权的政策下,应当创新“PPP+BOT”模式,建设土地承包权属于农民、经营权属于企业,农户合作、企业服务的现代畜牧业、种植业,通过经营权规模化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政策的推动下,不少地方都开始探索在农业领域引入PPP模式。
2016年,新疆克州狠抓PPP项目工作创新模式,库木萨克温室大棚及配套设施利用PPP项目落户阿图什市,在全州实现PPP项目“零”突破。该项目采用ROT模式,项目总投资948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7326万元,引入社会资本方一期投资2120万元,占地面积7100亩。阿图什市将通过这一项目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全力激发阿图什市现代化农业长足发展的后劲。
其他农业PPP项目也有许多实践。2014年贵州仁怀市政府分别与台湾、香港的两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了企业投资与政府配套、农民适当自筹的投资模式。其项目概算总投资为6.25亿元,企业投资3.45亿,占55.2%;政府投资2.4亿,占38.4%;农民自筹0.4亿元,占6.4%。此次合作使政企民三方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河南商丘国税局一位研究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农业项目具有准公益性,可以避免部分政策风险,且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和政府贴息等帮助,可增加企业抵御资金风险的能力。
发展瓶颈
倒逼完善配套政策
在农业PPP投资前景广阔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所限,我国农业PPP投资的规模和范围还十分有限,存在发展瓶颈。由于政策不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不清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金融和保险服务滞后、企业合作持续性难保证等因素,影响着农业PPP模式的推进。
对此,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郭永田表示,第一,要完善农业PPP和土地政策,尽快制定农业PPP投资实施方案,让社会资本了解具体流程,明确其利益保障和投资回报途径,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项目的热情。第二,要强化社会资本准入资格审查,避免社会资本盲目性、急切性投资。第三,对流转农户土地方面,要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动机、资金情况、项目前景和经营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论证,全程监控,跟踪投资进度,做好切实把控。第四,推动政府设立PPP项目担保基金,调动银行发放农业项目贷款的积极性,并且强化农业保险的投入和运用,以满足PPP项目的资金回收和偿付需求。
平安保险合肥分公司的一位经理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保险将对农业PPP模式有更大的保障作用。现今保险行业在农业方面的规划很滞后,应加快发展。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李敏表示,农业PPP项目的具体模式灵活多样,可行的模式和存在的困难都需在实践中完善解决。全国范围内的PPP项目都处于探索实施阶段,农业PPP项目实施方案要比一般的农业投资项目更为复杂,技术要求更高,需要财政、财务、法律和农业等领域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估论证。可以引导各类机构对条件成熟的农业项目进行研究,开展农业PPP项目的探索性设计,以期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培养具备PPP知识的专家队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明确用地政策、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最终,多方合力,利用PPP模式创新农业投资路径,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等多重有机结合,才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