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区域
 

2016年8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钢铁业 智能化步履维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一版)

他说,智能化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成熟的技术,其应用的局限性较大,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时间里,具体的工艺前提下,才能实现。而钢铁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工艺条件的不稳定性,因此智能化目前想推广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而价格昂贵、技术不成熟、技术不稳定、无法帮助企业摆脱危机也是目前没有动静的主要原因。这位工程师坦言,最大的瓶颈就是不合时宜,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当前企业的瓶颈不是发展瓶颈,是生存瓶颈。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工信部公布了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也只有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申报的“钢铁企业智能工厂试点示范”成功入选,成为钢铁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钢企不宜盲目冒进

徐翠云则认为,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目前正处于集中去产能阶段。中国以智能制造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迫在眉睫,但欲速则不达,这个过程很艰难。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领导者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防止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对于钢铁业未来智能化道路如何走,王国清认为,钢铁企业在架构智能化的结构时,要很好地将整个产业链融合起来。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最后的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要实现实时的传动,要将整个产业链融合起来,才能将智能化的最高级别体现出来。

此外,王国清强调,钢企智能化人才的紧缺也是限制企业通往智能化道路的重要原因,以后钢企员工不仅要掌握互联网技术,还要熟练掌握生产方面的技术。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钢铁智能化生产发展方向已是确定无疑的趋势。徐翠云表示,智能化要建立在自动化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钢企要从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多方面转型升级,最后达到智能制造的高度。只要瞄准方向坚持不懈,就能实现最终的赶超。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没有达到一定基础的情况下,企业不应盲目跟风冒进。真正到企业需要的时候,企业自然会开始尝试智能化。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顺势而为来尝试智能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