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发展要坚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胡炳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对各个领域体制改革和各项具体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推进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作了深刻阐述,表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它与中国伟大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生动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具体而言,它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等等,因而处处闪耀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光辉。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大地上实践着的社会主义,因而必然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习总书记讲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具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就是基本加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建设上坚持主体加共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市场经济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并用,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和规范国家宏观调控,既发挥两种经济体制的优势,又弥补了两者的缺陷和不足。
在政治建设上坚持民主加集中。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不断巩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主流加多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流文化,又包容、尊重、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既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又要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
在社会建设上坚持基本加调节。政府保基本,不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完善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基本养老、基本就业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做调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广泛地动员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不断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公众在社会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鼓励发挥每个社会成员自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保护加发展。着眼于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既着力推进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又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下转G02-G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