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解决混改四大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解放思想解决混改四大关键
最新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把国有资产分为两类,并对混合所有制不设时间表,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围绕着混合所有制问题提了不短时间了,为何不那么容易推进?新的分类下又该怎么样推进混合所有制?《中国企业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央党校国际战略所副所长周天勇。
《中国企业报》:最新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把国有资产分为盈利和公益两大类,您认为在两类分法下又该怎么样推进混合所有制?
周天勇:我个人认为,盈利类还是要进行股份制改制,就是资本社会化,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推进资本整改等,十五大说“有进有退”,特别是完全的市场竞争性企业、纯盈利企业、纯商业性企业等,实际上还是要通过这类企业资本逐步社会化,股份参与来进行改革,逐步变成民营或者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
《中国企业报》:这次混改没设时间表,是不是推进混合所有制并不那么容易呢?
周天勇:我觉得推进混合所有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一个就是资产的估价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对资产进行估价呢?
目前常见的资产评估法有两种:资产重置法和市场收益法。资产评估的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作为投资参股者一定会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而资产持有者的国有企业特别是财政部门和国资部门肯定会以自己的角度为主,这本身是一个矛盾。
资产持有者可能会以资产重置法来评估,不同的评估法评出的价值是不同的。现在这些企业和市场上去买一斤肉不同,管理技术地段价值等都千差万别,而来购买的民营企业也各不相同,有的有钱,有的有市场,有的有管理团队,怎么样做到全国竞价的办法公平,是个问题,而有时候出现的结果也可能是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拿不到标的。
然后投资者投入项目后利润会怎么样,收入前景如何,有没有市场,这些都可能是社会资本进入的考虑因素,进而影响混合所有制的推进。
再一个问题,很多国有企业本身的状况不透明,比如说负债,很难看出来,这些通过做账做报表都可以隐藏起来,这也会影响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一些承诺,比如说人员的剥离、土地呀等等,都没那么容易短时间做到。
还有一个问题,参与混合所有制以后,控股还是不控股?谁来控股?民营企业决策比较快,但有可能决策比较草率,有利有弊,而国有企业一个简单的程序决策过程都比较长,加上审批等程序冗长,可能决策出来市场都没了。而资产变更需要打报告审批,更是非常麻烦的一个过程。
《中国企业报》:公益性企业又该如何推进混改呢?
周天勇:公益性的国有企业一般是准公共产品,或者是准公共产品的企业,比如说公交公司、水电等这类,另外还有一些执行国家任务的企业,重大专项、重大科技突破,粮食这类的,国家也要进行改革,有的能民营企业参股的可以参股,有的可以国有企业多员持股,比如一些自然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委托经营、购买服务来改革,对其成本政府要有监管,信息要公开。
政府要讲诚信,现在有一种状况,很多企业做了项目,政府拖欠厉害,所以在建设企业诚信的时候也要建立各级政府的诚信档案,鼓励民间对各级政府的诚信进行评估,哪些是高风险区,评估一下。类似于国外对政府的评级,对政府信用和民营企业去干政府的项目有一个第三方的风险评估机制。
《中国企业报》:国企改革改了这么多年,您觉得改的如何?
周天勇:1997年就已经在改,这些年一直在改,原来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卖了,小企业基本没了,还剩一些大的国企,如果整体上利率政策和民营企业一样的话还得倒一批,国企的很多利润是低利率转化来的,一旦贷款利率提高到跟民营企业一样的水平,还得死一大批,政策一旦变化,有的国企有可能是亏损的。当然,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国企积累了一些优势,比如说技术管理企业规范化,但缺少民营企业的活力效率和市场敏感性。
上面是想通过混合所有制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如果没有更大的思想解放,还抱着利益输送、资产流失的老观念来推改革,很难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