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5年6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欠条换贷款”为何叫好不叫座?僧多粥少局面短期难改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身份歧视”是主因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晓东

“欠条换贷款”为何叫好不叫座?僧多粥少局面短期难改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身份歧视”是主因

王利博制图

在山西,由于小微企业存在经营稳定性差、投资风险大等原因,银行多采取不贷款或少量贷款的手段以规避风险,这让银企之间的关系变得“恶劣”。

用欠条换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在提出建设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之后,双方似乎有了“冰释前嫌”的基础,但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山西在融资平台的注册用户达到1300余家,但成功获得贷款的企业寥寥无几。”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与全国的平均水平有差距,山西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正经历尴尬。

中小企业主的融资难题

当中小企业逐渐领衔经济发展,高速运行国内生产总值60%的份额时,依然无法撕掉其“强位弱势”的标签。

如今,中国大约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460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达3800万户。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上缴的税收已经超过总额的一半。

显然,国家的扶持力度仍旧无法赶上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换句话说,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

在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引领GDP的年代,煤炭的高收益率吸引了来自各家金融机构资金投入。“与其说是援助资金,倒不如说求我们贷款。”一位煤老板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回忆。

高投入意味着高回报。煤炭收益达到15%以上,这个数字足以让金融机构忽略中小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直到煤炭行业下滑,中小企业认为可以破冰的融资难似乎并未好转。

孙小平被银行拒之门外已不是第一次了。“人微言轻”,金融机构给他的感触颇多。

孙小平是山西一家中小企业的负责人,资金缺乏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孙小平在多次游说银行发放贷款时,不约而同给了闭门羹。银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贷款收益低、风险大,而孙小平则遇到金融机构设置的苛刻条件,这都是相互之间不信任的结果。

“银行贷款需要百分之百抵押和担保,且贷款手续非常复杂。另外,中小企业亦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孙小平告诉记者。

在银行看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是欠息严重,不良资产比例偏高。尽管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以扶持企业发展,但问题是,如果中小企业出现上述问题,银行信贷风险会持续加大,损失也将无法估量。

与孙小平的遭遇相同,很多中小企业都被金融机构设置为“信用等级低”、“贷款成本高”黑名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孙小平无法理解:既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为何企业融资却变得如此困难?

融资平台山西遇冷

中国经济的急速扩张让企业数量保持在7%—8%的年增长率,而这需要大笔资金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扶持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晋商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郭志勇认为,中小企业由于社会认知度低,存在信息不对称、账款确认难的问题,这也是制约应收账款融资的主因。

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于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于2013年底开辟了全新的融资途径———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与高度依赖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贷款的企业不同,应收账款平台是以中小企业普遍拥有的应收账款权利作为抵押,抵给银行换取贷款现金,在性质上是最接近现金的良好担保品。

融资平台自上线以来,一时间,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量和融资渠道都得到了改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累计注册用户31721家,上传账款4013笔,促成融资交易3014笔,融资金额921.11亿元。

这其中,陕西省累计注册用户999个,通过平台成功办理了12笔6.3亿元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而且成交的第一笔业务为平台在全国推广以来天津以外的首笔融资交易,平台服务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但在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市中心支行的眼里,今年,此项业务却在山西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之中。

此前,山西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上注册的用户达到了1363家,但问题是,截至4月,仅有3笔成功的成交记录,成交额也只有2190万。这样的成绩单让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市中心支行不得不召集全省各地银行相关负责人参与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推广会。

在山西当地的媒体中亦出现了这样的描述:“如此大的规模反差,却并非是因为资金提供方人数不足,而是思想和推广问题。”

郭志勇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全国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山西此项业务的推动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注册企业用户超出陕西数百家,促成融资金额却只有陕西的20%多,这背后,银行的压力可见一斑。

欠条换贷款可行吗?

应收账款平台山西遇冷亦有企业认识等的问题,这与山西企业传统经营思路有很大关系。

各方对融资平台的解读为,服务于应收账款融资的金融基础设施,其优势在于作为全国性的电子化服务平台,可以集聚应收账款参与各方、沟通应收账款融资相关信息、促成应收账款融资交易的达成,特别是通过大买家确认应付账款,使得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大买家的良好信用进行融资,进而也增进了融资中小企业的信用。

而在现实操作中,银行往往更加看重应收账款的诚信度,也就是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信用,但大买家的信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中小企业的命运。“是否能够取得贷款,融资企业的信用基础却取决于大客户,这样的融资平台实际上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不确定性。”孙小平无奈地说。

从山西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平台的注册数量来看,1300余家企业,这个数字足以说明融资平台的宣传推广是很成功的,但为什么成交额却低于全国?

“资金投入本就紧张,一旦应收账款出现问题,中小企业极有可能‘夭折’。”山西太原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以中小企业每年增长7%计算,没有大客户的中小企业保有数量将会增加,届时,大量中小企业将无缘实现“欠条换贷款”。

事实上,僧多粥少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应收账款融资平台的架设同样会遇到这种局面。在中小企业看来,融资渠道再多,拿不到贷款,盘活应收账款只是假设,这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传统认知和时刻持谨慎怀疑的态度有极大关系。因此,“用欠条换贷款”遇冷也就不足为怪。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