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石化给出三年承诺建智能管线实现五大转变

青岛“11·22”事故一周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任腾飞

青岛“11·22”事故一周年中石化给出三年承诺建智能管线实现五大转变

2014年11月22日,这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首个安全生产警示日。一年前,山东青岛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露等重大安全事故。此后,为了铭记青岛“11·22”事故教训、警示后人,中石化集团党组将每年的11月22日定为安全生产警示日。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中石化一年来开展了多轮拉网式油气管道隐患专项排查和治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在首个安全生产警示日到来之际,中石化郑重承诺:3年内全面完成现有隐患整治工作,以及将实现管道管理的“五大转变”。

三年投入400亿元

对隐患进行整治

记者了解到,中石化三年承诺的具体行动及时间节点为,2015年9月前完成重大及穿越密闭空间隐患治理;2016年9月前隐患整改率达到80%;2017年9月前全部完成治理。

承诺来自于行动、决心和责任。青岛“11·22”事故后,中石化迅速从系统内外抽调300余名专家组成29个专项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对下属企业开展管网隐患“拉网式”排查。

经过排查梳理发现,中石化管道存在隐患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山东、湖北、河南、广东四省,占比达78%,其中,山东省占近53%。中石化已经正式向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进行上报和备案,并每月向国家安监总局汇报整改进展情况。

据了解,中石化的原油、成品油、石油天然气管线超过3万公里。管道安全问题不是一朝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夕全部解决。对此,中石化通过“治防并举”,优先消除重大安全风险和隐患,对部分一时难以根治的重大隐患,则采取特殊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此前,中石化曾宣布,已主动停输临沧和塘港2条存在安全隐患的原油管道。并且已投入40亿元、计划3年累计投入281.07亿元治理安全隐患。此外,还将在3年内投入122亿元用于替换更新老旧管道。这意味着,未来三年,中石化将至少投入400亿元用于油气管道修复和更新等工作。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健全相关机制

虽然预计投入超过400亿元进行管道升级,但如何完善管道管理机制,也是摆在中石化面前的一个问题。“中国石化将学习借鉴国外好的相关经验来应对安全隐患。”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国作为能源大国,在管道管理方面有着许多先进的经验。然而,这些经验的取得也是与事故“倒逼”分不开的。

1999年6月10日15时28分,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柏林翰姆镇的Olympic管道公司一条汽油管道发生破裂,共有237000加仑汽油泄漏至柏林翰姆镇的河流,1个半小时后,汽油被点燃并沿河流烧毁1.5英里,2名10岁儿童和1名18岁少年死亡,另有8人受伤,附近一居民房屋和水处理厂严重受损,预计总财产损失为4500万美元。

事故发生后,美国采取了种种办法,从追责到预防,不断完善美国管道安全体系,这一事故直接导致了美国政府对所有带有危害性介质管道的立法的改变,特别是在使用智能管道检测器和管道完整性评估方面。

从2000年至今,美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标准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气体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ASMEB31.8S”和“危险液体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API1160”,进一步规范了完整性评价方法和管理流程。国外经验已经表明,通过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结合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可有效防范管道事故的发生。(下转G03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